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中国记忆 > 地区记忆 > 山东记忆 >

山东机器局的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19世纪60年代,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农民起义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求强”、“求富”的思想为指导,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掀起了一场为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派早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偏重于大型枪炮厂和造船厂,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70年代后,各省有洋务思想的督抚也在各省建立中小型机器[JiQi]局,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办的。它是山东[ShanDong]境内第一家初步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厂,也是晚清军事工业中办得较为成功的一个。


一、目的

  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的创办者是当时山东[ShanDong]巡抚丁宝桢。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1863年至1876年任山东[ShanDong]按察使、巡抚。他曾随同僧格林沁镇压过宋景诗起义,协同李鸿章围剿过捻军。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丁宝桢深刻地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巨大威力。他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写到:“伏思臣于同治年间在东省会剿捻匪,亲历行间。所用东淮各军,多以洋枪洋炮纵横攻击,其摧坚破敌,虽发捻各股匪动以数十万计,每遇交锋,我军枪炮所及,莫不披靡,直、东两省遂收聚歼之功”(《丁文诚公遗集·奏稿》,卷17)。由此可见,镇压农民起义是促成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创办的一个原因。
  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创办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抵御外侮。19世纪70年代,正是中国边疆危机频发时期。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多艘外国军舰闯入烟台示威,中外关系顿显紧张。山东[ShanDong]作为海防前哨,对此更为敏感。丁宝桢一方面向清政府密请在山东[ShanDong]沿海各要地屯兵设防,一方面力主整顿水师。他认为以前没有外患时,山东[ShanDong]水师的作用仅仅是护送行旅,防止盗贼,情形尚可支撑。现在列强不断挑衅,必须把整顿水师当作第一要务。整顿水师需要新式武器,丁宝桢敏锐地感到设局自制新式武器的迫切性,他说:“火药、炮子二种,在军中尤为紧要之物”(同上书,卷17)。
  1874年,日本兵犯台湾。清政府对此极为震惊,同时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海防的落后。随后总理衙门提出了加强海防的六条事宜,并向各地督抚征求意见。丁宝桢就此指出,上海、福建的机器[JiQi]局应加强对洋枪、火器的制造,调动一切力量,想尽办法,以师夷之长。具体到山东[ShanDong],则以“修筑炮台与安设制造药丸及修理枪炮之机器[JiQi]两事为先务”。创办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已提到日程上来。
  1875年,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向中国提出众多的侵犯我国主权的要求,并以武力相威胁。在中英谈判期间,有多艘外国兵船以“避暑”为名闯入烟台。丁宝桢一面加强沿海防务,一面向清政府密陈军情,要求创办机器[JiQi]局,并保举徐建寅负责此事。经过他的多方努力,1875年10月,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开始筹建。


二、筹建

  在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的筹建过程中,丁宝桢是从选人才、择厂址两方面开始着手的。丁宝桢非常重视人才的选用。几年来他一直在本省及外省中留心寻访精通机器[JiQi]之人,先后被他罗致来的重要人才有张荫桓、薛福辰、徐建寅、曾昭吉等。张荫桓,广东人,熟悉洋务,调到山东[ShanDong]后,丁宝桢派他到天津访求制造之法,他在天津遍查机器[JiQi]局章程,带回山东[ShanDong]作为参考。薛福辰是著名的洋务派谋士薛福成的堂兄,时任山东[ShanDong]济东泰武临道道员,心思精密,精于洋务,而且精强廉正,购机器[JiQi]时能够做到洞晓利弊,督工时能够做到严明有法,被委任为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会办。徐建寅是著名科学家徐寿之子,曾在江南制造局工作,精通英文与西学,且于化学、机器[JiQi]、枪炮、军火素有讲求,对中外形势尤为熟悉。调往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后,躬自创造,多有建树,其技艺一人足抵洋匠数名,被委任为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总办。曾昭吉原为候选州判,此人虽不善言谈,但对于各外洋机器[JiQi],却能虽未见而“冥心独造”。在机器[JiQi]局中实际上担任了枪炮制造工程师的角色。
  以上四人均为当时不可多得之才,丁宝桢成功地创办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帮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几位出类拔萃的人才,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没有雇佣一名洋人,这在当时清政府所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是不多见的。不仅如此,丁宝桢还主张将来一切建厂、备办机器[JiQi]以及制造等事项,不准雇募外洋工匠一人。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既要用洋人之长,又要防洋人从中掣肘的尴尬,还节省了支付洋人的高昂工资。


  丁宝桢在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的厂址选择上也颇费心思。起初,他打算设局于莱州,以便就近筹备海防。后来,又打算设局于潍县、昌邑之间的白浪河。但是,经过反复权衡,最后决定设厂于济南北郊的洛口镇附近。这样做优点有三:一是从安全方面考虑,厂址设于内地,不为外人所注意,万一有外敌入侵,仍可闭关自造,不致受制于人。二是从资源方面考虑,济南附近的章丘、长山等县煤、铁等矿产丰富,民间久经开采,可供机器[JiQi]局使用,即使在闭关之时,也不致立时坐困。三是从交通方面考虑,厂址北靠黄河,南靠小清河,将来军火制造有余,运往外省时易于运输。有了以上三方面的优势,丁宝桢认为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选址济南是“最得地势”。
  选定人员、厂址后,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创办。由于用人得当,选地适宜,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的基建工作颇为顺利。1875年秋,丁宝桢首先派人在洛口附近买民地300亩,并组织人购买木石杂料,开窑造砖。当年冬即建成工务堂1座,供委员、司事人办公、休息。至1876年秋,已将机器[JiQi]厂、生铁厂、熟铁厂、木样房、画图房、物料房、东西厢、文案厅、工匠住房大小10余座房屋全部建成。其火药各厂,如提硝房、蒸磺房、炭房以及碾炭房、碾硫房、碾硝房、合药房、碾药房、碎药房、压药房、成粒房、药房、光药房、烘药房、装箱房,也次第完工。各厂烟囱大小10余座,高自40丈至90丈不等,亦一并告竣。在建厂同时,1876年初,丁宝桢又派徐建寅赴上海购买外洋机器[JiQi]物料,并招募各色熟练手工匠。为了加快建厂速度,丁宝桢特地从福建调来“万年青”号轮船1艘,专门运输机器[JiQi]物料。在多方努力下,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全厂于1876年建成,为期不到1年,并在建成当年投入生产。


三、经营

  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从1875年开始创办,到1911年清政府覆灭,历时37年。在此期间,它虽曾一度缓办,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发展的。
  丁宝桢在创办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时,本想军火、枪炮同时生产,但因经费难筹,再加上丁宝桢同李鸿章剿杀捻军时意见不合,两人宿怨较深,李鸿章对此事多方掣肘,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创建伊始只好先生产军火——“子药”。直到1879年,周恒祺任山东[ShanDong]巡抚后才开始生产铜帽、铅丸、枪子、地雷和一些简单的器械。截至1892年,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累计生产火药151.1万磅,子弹369.6万粒。至于枪炮生产,由于经费和技术的限制,一直未形成规模,始终处于小批量试制的阶段。
  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所生产的军火,全部由清政府调拨给各地驻军使用。首先供应山东[ShanDong]军队,如登荣水师、烟台练军。在生产有余时,向其他各省调拨。1877年,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后,经清廷批准,由四川省给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解决一部分经费,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供给四川一部分军火。这样,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可借此补充经费,四川所用的军火取自内地,较之购自洋商又可节省许多资金,一举两得。1880年,清政府命令山东[ShanDong]调拨一部分军火支援吉林,结果从机器[JiQi]局运去火药3万斤,铜帽6万粒。
  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经费主要由山东[ShanDong]省自筹。建厂伊始,丁宝桢认为创办机器[JiQi]局是为了增强海防,其经费应从北洋海军经费中支取,但由于李鸿章的阻扰,丁宝桢只得在给清廷的奏折中写道:“设立机器[JiQi]制造局,系地方应办之事,与海防无涉。天津、上海各处向系归地方专办,此项经费似于北洋拨款无关……自当另行筹拨”(同上书,卷12)。丁宝桢筹办机器[JiQi]局时,用银18.68万两。其中,藩库拨银9.4万两,粮道库拨银72,800两,用临清关税银2万两。丁宝桢调离山东[ShanDong]后,文格修建火药库、章丘煤矿及生产备料、支付工人工资用银3.6398万两。常年经费按章每月向藩库领银3000两,不足时随时奏明添拨。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从该局工人招募情况来看,设局初期,约有工人250人。其中,熟练技工多由江浙、直隶选来,学徒大多在当地雇用。他们都是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已较明显。从成本回收上看,虽然其产品大多为清军所无偿调用,但也少量核付成本费。1881年,机器[JiQi]局收回成本费14352两,占总收入的34%,这在当时已是较高的回收率。
  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875年,中国边疆危机严重,沿海形势紧张,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在丁宝桢的主持下创办。1876年丁宝桢调离山东[ShanDong],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在文格主持下继续发展,这是其顺利发展时期。1882年6月,任道镕接任山东[ShanDong]巡抚,当时,国内形势相对稳定,与列强关系相对缓和,再加上清政府财政紧张,他一上任,便对机器[JiQi]局的生产规模大加压缩。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进入缓慢发展时期。当时,凡不急需的器具,一概停止生产,只留下洋火药、铜帽、铅丸三种进行制造。局中委员、司事、工匠也是择要员酌情留下。经过压缩,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的生产规模大幅度下降。任道镕任山东[ShanDong]巡抚一年半后,由陈士杰接任。这时,法国扩大了对越战争,中法矛盾激化,军火生产的重要性再次显现出来。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陆续添购黑铅六万斤、白铅二千斤、黄铜皮二千斤、紫铜皮二千斤”(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481页),生产有所回升。中法战争爆发后,机器[JiQi]局派人到上海购买原料,逐渐恢复了生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急需大量军火。在这种情况下,山东[ShanDong]巡抚李秉衡大抓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的军火生产。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制造的军火数倍于平日,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甲午战败后,为加强海防,抵御外敌再次入侵,李秉衡决心扩建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他花费了2年时间,用银12万两,进口了能制造抬枪、毛瑟枪的机器[JiQi]60余种,建成了炮厂、枪子厂、翻砂厂、熟铁厂、轧钢厂、火药厂等,使其规模扩大了2/3。
  袁世凯接任山东[ShanDong]巡抚后,也曾对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进行扩充。他派专人到湖南、湖北考察各枪炮制造局,了解其方法及制造事宜,并预备添设无烟火药及磺强水等厂。
  周馥任山东[ShanDong]巡抚后,为了使机器[JiQi]局能制造当时普遍使用的小口径毛瑟枪,于1904年向德国瑞记洋行订购42件机器[JiQi]及全套修理设备。这些机器[JiQi]安装后,每日可造子弹六七千粒。直到清朝灭亡,山东[ShanDong]机器[JiQi]局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