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民国人如何做慈善:卖掉家产买粮食赈济灾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

  

  关帝庙里宣誓赈灾[ZhenZai]

  辛亥革命那年,享有“晚清民间赈灾[ZhenZai]第一人”之誉的大慈善[CiShan]家唐锡晋去世,但他的慈悲大义却传承了下来。朱庆澜及其“孝惠学社[XueShe]”,以唐大善人命名,尊唐锡晋的“义赈学说”为宗旨——“孝惠”即唐孝惠,讳锡晋。唐孝惠乃是江南贤达,1872年被授安东(今江苏涟水)教谕,任过七品官,一生好义谨记家训赈急救灾,因义赈37年达8省51州县而享誉朝野,被众口赞扬为“大善人”,曾受到清廷和民国政府的隆重褒奖。

  唐锡晋办赈救灾有一整套程序和办法,如《查赈条章六则》:“一、誓神以坚其心,凡能自备资斧出任查户者,类皆心怀恻隐者也。”头一条就是规定了对办赈人员的严格要求;还有《查户须知十则》和《煮赈条章六则》。比如,阅册、到门、给票、核数、审先后、严界限、绝顶冒、勤晓谕、戒代领、补春种……只要办赈人人忠诚尽职,就能保证做到公正严明、清清楚楚。

  “孝惠学社[XueShe]”实行唐孝惠学说,除规约、章程外,还设立了查放局、留养所和积谷仓,制定了标准格式的布告、赈票等等。严格规定查放员进村,必须首先张贴《孝惠学社[XueShe]义赈委员会[WeiYuanHui]布告》:“查放员购用饭食茶水,雇用舟车,均随时自行给钱,不受供应,即随带队警差役,亦由查放员发给饭食,不准需索分文,如有滋扰,察出送县严惩。”甚至在“赈票”上醒目地印有:“本会查放员等饭食舟车,随时自行给钱购雇,不受供应,不准董保人等借端敛钱,如违,准该灾民指控。”

  规定赈灾[ZhenZai]人员必须神圣宣誓,而宣誓地点则是在象征忠义的关帝庙。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