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文摘 >

花木兰究竟“姓”什么?--国家史册

  

连环画《花木兰[MuLan]》

  “木兰[MuLan]”其人出自北朝民歌《木兰[MuLan]诗》,在这首长达300多字的叙事诗中,生动地描绘出少女木兰[MuLan]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的传奇故事,也成功地塑造了“木兰[MuLan]”忠孝双全、机智勇敢、不慕荣利的巾帼英雄形象。

  我们现在说的“木兰[MuLan]”,通常是指“花木兰[MuLan]”,即木兰[MuLan]姓“花”。然而,《木兰[MuLan]诗》里对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并没有特意说明,只是用“木兰[MuLan]”二字做了最简单不过的描述。其中,关于人物的姓名、出生、籍贯、家世等信息都未曾提及。《木兰[MuLan]诗》里的“木兰[MuLan]”二字到底指的是姓木名兰,或是名字叫木兰[MuLan],还是其他什么称谓呢。而根据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最早收录《木兰[MuLan]诗》的南朝陈代僧人智匠《古今乐录》里“木兰[MuLan]不知名”的记载来看,民歌中最初传唱的“木兰[MuLan]”,不过是个笼统的称呼罢了。既然连最初的材料都不曾交代清楚“木兰[MuLan]”的真实身份,那么,后世家喻户晓的“花木兰[MuLan]”是从何而来的?“木兰[MuLan]”究竟姓什么呢?

  千百年来,木兰[MuLan]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故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源于对木兰[MuLan]的深切爱戴,历朝历代或赋诗吟咏、或撰文立传、或作史实考证来赞美木兰[MuLan],文人墨客在《木兰[MuLan]诗》的基础上,对原有人物和情节不断地进行润色、加工和改造,以至于在民歌本身流传的过程当中,也同时出现了许多近似《木兰[MuLan]诗》的“仿作”,这些不同版本之间的种种“差异”,也便形成了历代关于木兰[MuLan]姓氏的诸多争论,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说法。

  木兰[MuLan]姓“花”,此说始于明代。明末文学家徐渭在杂剧《四声猿》第三折《雌木兰[MuLan]》中,第一次给木兰[MuLan]冠以“花”姓,戏中唱道:“妾身姓花,名木兰[MuLan],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作品中,徐渭不仅将木兰[MuLan]本人交代得一清二楚,连家庭成员的情况也介绍得非常详尽,父亲花弧,母亲姓袁,“当户理红妆”的阿姊称为花木莲,“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小弟则叫花雄。由于史料上缺乏相应的佐证,“花”姓木兰[MuLan]显然是徐渭“改编”而来的。给木兰[MuLan]取“花”姓,为的是突出戏剧中木兰[MuLan]女性美的艺术效果,这一观点在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MuLan]》中得到了证实:“木兰[MuLan]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MuLan]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MuLan]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MuLan]”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MuLan]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粤剧、昆曲、秦腔、平剧、川剧等20多种,特别是豫剧大师常香玉《花木兰[MuLan]》的全国巡演,“花木兰[MuLan]”在民间的影响更加深远,“花木兰[MuLan]”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

  再说“朱”姓木兰[MuLan]。唐白居易在《戏题木兰[MuLan]花》中云:“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MuLan]曾作女郎来。”杜牧也写有《题木兰[MuLan]庙》一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这说明木兰[MuLan]的故事在唐代已经脍炙人口了。杜诗里的木兰[MuLan]庙在今湖北武汉黄陂区木兰[MuLan]山上,山上至今还有木兰[MuLan]祠、木兰[MuLan]墓和将军坊等遗址。据《黄陂县志》记载:“唐贞观年间,山北双龙镇千户长朱异得一女,十八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英勇征战十二载……封为将军,她不受朝禄,回归故里,终年九十,葬于木兰[MuLan]山北。”明代焦绂在《焦氏笔乘》中也说:“木兰[MuLan],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MuLan]县。有木兰[MuLan]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根据上述史料,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木兰[MuLan]应姓“朱”。 “魏”姓木兰[MuLan]之说则源于碑刻记载,在河南虞城县营廓镇内,现存有记录木兰[MuLan]生平故事的古碑刻两通。一通为元代《孝烈将军祠像辩证记》碑,碑文详细记载了木兰[MuLan]的身世和历代修祠情况,此碑立于元宁宗时期(约公元1332年前后),经鉴定确属元代石刻真品,这也是目前发现记载木兰[MuLan]事迹的最早碑刻;另一通为清代《孝烈将军祠辩误正名记》碑,立于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碑文上言:“营廓镇北二里许孝烈将军祠,乃隋末魏氏女,讳木兰[MuLan],未字真人,闺阁奇英者也……”上世纪90年代,虞城县开始举办中国木兰[MuLan]文化节,与会专家在分析了《木兰[MuLan]诗》和现存碑刻后认为,木兰[MuLan]应姓“魏”,故乡在河南虞城。

  此外,还有“韩”姓木兰[MuLan]、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MuLan]”鲜卑族人等说法。“木兰[MuLan]”究竟姓什么呢?笔者查阅了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词语分册》,其解释为:“木兰[MuLan]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也就是说,木兰[MuLan]具体姓啥,至少在今天仍然还是个未解之“谜”。的确,《木兰[MuLan]诗》作为一首口口相传的民歌,本身就是在无数民间艺人相互传唱、改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原始档案”尚不清晰、又缺乏正史记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考证出“木兰[MuLan]”真实的身份呢?仅凭一些地方县志或碑刻记载,便一口咬定木兰[MuLan]姓字名谁、家乡何处,看似是为木兰[MuLan]找到了“身份证”,却不免陷入了附会和争抢名人的怪圈当中。基于此,我觉得,既然“花木兰[MuLan]”这个名字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巾帼英雄的形象代言人,那么,木兰[MuLan]还是姓“花”的好。(颜亮)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