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抗美援朝亲历者忆:就地宿营 坨牛粪当枕头--中国年鉴网(3)
不费一弹也能脱险
在入朝作战的第五次战役中,王路所在的部队[BuDui]担负的是穿插任务。
上级要求,要猛打猛冲,长驱直入,穿插到敌人[DiRen]的后方,扰乱敌人[DiRen]的总体部署,从而打击敌人[DiRen]。很快,他们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然而,就在部队[BuDui]后撤时,敌人[DiRen]却突然展开围攻,部队[BuDui]被前堵后追,处境十分险恶:要么被歼灭,要么当俘虏,要么上山打游击。而且,部队[BuDui]已经弹尽粮绝,即便待在原地不动,就这样耗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条。
就在这危险时刻,团长并没有慌乱。一个细雨濛濛的夜晚,路上能见度非常低,团长指挥部队[BuDui]摸黑出发。出发前,他要求所有官兵必须穿上统一制式的雨衣,不准露出军装,只管行军。
对于大家[DaJia]来说,前方,就是死亡线。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靠近敌军[DiJun]的扫射一程。然而,除了迎头前进,又能怎样呢?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紧紧揪着每位官兵的心。很快,敌军[DiJun]把守的隘口映入大家[DaJia]的眼帘。
雨越下越大,滂沱大雨中,敌军[DiJun]据点闪出微弱的火光。大家[DaJia]明白,漫山遍野的敌军[DiJun]早就伏在丛林之中。一旦战斗打响,志愿军将无力还击。
雨水早已透过雨衣,淋进身体。刚才还有100多米的敌军[DiJun]据点,马上就到眼前。
“镇定、镇定。”队伍前方,传来隐约而低沉的声音,还没等大家[DaJia]反应过来,部队[BuDui]就越过了敌军[DiJun]的据点。
“怎么回事,敌军[DiJun]失守了吗?”后面的官兵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情况,尽量压低声音询问着,没有人能够说清敌军[DiJun]为何不开火。
行军越来越急,很快,就过去了几个小时。天色渐亮时,前方突然传来原地休息的命令。
这,让大家[DaJia]兴奋得无法自抑,狂呼起来[QiLai]:肯定是脱离了敌军[DiJun]包围圈!
这时,走在队伍后面的官兵才知道,是团长勇敢过人的胆识救了大家[DaJia]一命———
原来,晚上行军时,团长一直走到队伍前面,在经过敌军[DiJun]把守的隘口时,团长“热情”地前去与守卡的敌方挥指官握手致意,这位指挥官丝毫没有产生疑心,还以为遇到了“自己[ZiJi]的部队[BuDui]”。当这位指挥官发现被他放行的竟然是志愿军时,志愿军已安然脱险。
就这样,在敌军[DiJun]炮火的注视下,这支英雄的部队[BuDui]留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