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上将赵尔陆:在办公室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中国年鉴(2)

  

  一次,侄子[ZhiZi]来看他,赵尔陆和他谈了很长时间,到了吃饭时间,赵尔陆留侄子[ZhiZi]一同进餐。席间,赵尔陆问侄子[ZhiZi]:“你入党了吗?”侄子[ZhiZi]说,自己[ZiJi]的单位政治空气不浓厚,所以他还没入党。赵尔陆严肃地对他说:“党的大门对每个人敞开着,不会向任何人关闭。你自己[ZiJi]努力不够,为何不检查自己[ZiJi],还去找客观原因?你应该好好检查自己[ZiJi],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赵珈珈回忆这一段往事时说:“很少见父亲[FuQin]那么生气,简直是把我们吓坏了。那个挨批评的哥哥更是紧张得不得了……”一顿原本融洽的家宴不欢而散,而侄子[ZhiZi]从此也知道了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入党的问题。后来,经过自己[ZiJi]的努力,他终于达到了党员的标准,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20世纪50年代,我父亲[FuQin]抚养的侄儿、侄女、外甥、外甥女有六七个。在他们读书期间,父亲[FuQin]规定他们小点的挤公共汽车,大点的骑自行车上学,一律不允许用他的车接送。后来,孩子们一个个走出校门、踏上工作[GongZuo]岗位,父亲[FuQin]对每个人都说着相同的话:‘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至于到什么地方工作[GongZuo],要由组织去分配,我不能给你们安排。无论分到哪儿都要服从,而且要努力工作[GongZuo]。以后的路就要靠自己[ZiJi]了……’”这就是一位开国上将[ShangJiang]对亲属晚辈的态度。在亲情上,他是爱孩子们的,也尽量承担着责任和义务;但在原则问题上,又是一点都不让步,因为他始终认为,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用来为党和人民服务!

  对女儿[NvEr]的一次批评教育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三年困难时期,赵尔陆家的餐桌上也几乎断了肉,每顿只有一个素菜:砂锅烩萝卜。对于这些,赵珈珈有着深刻的记忆:“那个时候我还小,有一次,一见餐桌上又是萝卜,我嘴里就嚷着:‘我不喜欢吃萝卜,我不吃萝卜……’还把筷子扔在了饭桌上。爸爸也重重地把筷子拍在桌上,用手指着我批评道:‘你不知道国家现在困难吗?毛主席和周总理每天都吃一顿粗粮。你到乡下去看看,我们吃的是人家农民的年饭。像你这样只知自己[ZiJi]享受,又这么任性,你哭鼻子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说完爸爸就离席而去,气得连饭都不吃了……后来,爸爸把我叫到他身边,逐字逐句地给我讲文天祥的《正气歌》,从文天祥讲到岳飞,从刘胡兰讲到江姐。最后,他还让我把文天祥的《正气歌》抄在纸上,压在写字台的玻璃板下,每天默诵一遍……”

  也许年幼的女儿[NvEr]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FuQin]的做法,也不一定能全部领会那千载传诵的《正气歌》,但是,赵尔陆的言传身教却深深影响着女儿[NvEr]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