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师政委吴成德: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被俘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5)

  

  此时的吴成德同样陷入了极大的困惑之中。敌人[DiRen]为了让他投降和拉拢他去台湾,无所不用其极,然而他始终没有低头屈服。如今,在“归管处”看到自己的付出不仅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与信任,甚至被当成了罪人,这是他怎么也想不通的。有人要吴成德承担一八○师失利的主要“罪责”,这一点吴成德更不能接受,也承受不起。直性子的他,想不通的事宁折不弯,因此他的“交代”一直未能获得通过。这种政治上的不公和精神上的压力,使吴成德的精神已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他的言谈和举止甚至都有些失常了。

  1954年6月,上级下达了对这批遣返人员[RenYuan]的具体处理结果,被遣返的6400多人中,绝大部分离开了军队。像吴成德这样的人,自然也是不可能继续留在部队的。他被开除党籍和军职,安排去了有“南大荒”之称的辽宁盘锦的大洼农场。

  好在吴成德并没有就此趴下,他凭着自己的诚实和苦干,在农场获得了广泛的信任。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主张对他进行批斗,但人们都知道他是个好人,没有几个人去参加他的批斗会。

  多少年来,吴成德与其他散落在各地的志愿军[ZhiYuanJun]战俘[ZhanFu]们一样,从没停止为自己的不平遭遇而奔走呼号,仅吴成德一人就向上级有关部门写了数十封上访信。他们[TaMen]只求组织上给他们[TaMen]一个[YiGe]公正的结论。这一天终于盼到了。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志愿军[ZhiYuanJun]被俘[BeiFu]归来人员[RenYuan]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的第74号文件,全面地、正确地规定了对志愿军[ZhiYuanJun]被俘[BeiFu]归来人员[RenYuan]的重新审查、正确处理办法。

  经过组织部门的重新鉴定与处理,吴成德享受部队军级干部待遇,具体事项由地方负责。数十年前遗留的政治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吴成德终于可以拜见家乡父老了,他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到了老家山西运城落了户,在运城军干所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1996年3月,吴成德去世,享年78岁,薄一波、柴泽民等老首长向他献了花圈。

  ?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