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国史在线 > 单位修史 >

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

  

 

中国杂技家协会

 

中国杂技家协会China Acrobats Association

杂协简介

  中国杂技家协会是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杂技家协会和全国各民族杂技家组成的人民团体,对会员负有联络、协调、服务和进行业务指导的责任。
 
  中国杂技家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努力推进先进文化的建设,团结全国杂技工作者,积极促进队伍建设和艺术的创新繁荣,使杂技更好地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服务。
 
  中国杂技家协会成立于1981年,现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团体会员29个,个人会员2590人。本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杂技家协会成立的历史,正是中国杂技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兴旺发达的历史。中国杂技家协会坚持服务全局,促进发展的宗旨,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大大提高了杂技艺术的社会地位;规范了杂技评奖,提高了杂技的艺术品位;坚持深入基层,为百姓服务,为西部服务,组织开展了多次采风慰问活动;热情扶持民间杂技,扩大杂技发展领域;重视杂技教育,不断提高杂技的理论水平;加强队伍建设,为发展杂技事业打好基础。同时,重视加强对外交流,扩大中国杂技的国际影响,积极联络,广开渠道,与很多国家建立了交流和商演关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杂协在履行协会“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杂技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2005年,中国杂技家协会被中央直属机关评为“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杂协将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以开拓精神,创新的思路和一流的工作效率,促进中国杂技的繁荣和发展,为人类的文化宝库积累丰富的财富。
 

协会章程

  总 则
 
  第一条 中国杂技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杂技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杂技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杂技家协会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第二条 中国杂技家协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尊重艺术规律,发扬艺术民主,团结和组织全国各民族杂技家和杂技工作者,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杂技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三条 中国杂技家协会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按照本会章程开展工作。
 
  第四条 中国杂技家协会对会员有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责,发挥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权的作用。
 
  任 务
 
  第五条 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努力提高杂技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不断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
 
  第六条 通过举办“中国杂技金菊奖”专业评奖活动,对优秀的杂技作品、有建树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在管理、编导、表演、教育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杂技家和杂技工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积极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演出、观摩交流、研讨座谈等活动,促进杂技艺术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杂志、通讯、简报、网站等渠道,着眼于交流信息、繁荣创作,及时反映国内外杂技的创作理念、发展趋势、研究成果等。
 
  第八条 积极参加和开展国际杂技活动,不断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增进同世界各国杂技家的友谊,为推动世界杂技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九条 加强杂技理论建设,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研讨,倡导健康的杂技评论,鼓励用理论成果指导杂技创作,促进杂技的创新与发展。
 
  第十条 重视和发展杂技教育,积极拓展正规学历教育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杂技教学、培训工作,推动中国杂技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条 扶持和引导民间杂技健康发展,提高艺术水准,发挥资源优势,活跃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十二条 加强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海外侨胞中的杂技家和杂技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团结,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第十三条 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依据国家政策发展文化产业。加强统筹,促进联动,形成全国杂技“一盘棋”的局面。
 
  会 员
 
  第十四条 中国杂技家协会实行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制。
 
  第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杂技家协会为本会团体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的文化主管单位视同为团体会员。
 
  第十六条 凡是年满16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杂技领域取得一定成绩,赞成中国杂技家协会章程,经本人申请并由所在团体会员单位推荐,两名本会会员介绍,报中国杂协秘书长办公会议审批并履行手续后,可成为本会会员。
 
  部分未成立杂技家协会的省、自治区及流动性较大的民间杂技工作者,可直接向本会提出申请,由两名本会会员介绍,报中国杂协秘书长办公会议审批并履行手续后,可成为本会会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杂技家和杂技工作者,赞成本会章程,由本人提出申请并经有关方面推荐,报中国杂协秘书长办公会议审批并履行手续后,可成为本会会员。
 
  入会条件细则依据本章程另行制定,经主席团批准后,由驻会领导机构实施。
 
  第十七条 凡对中国杂技事业有特殊贡献的外国杂技家,经主席团审核批准,可授予名誉顾问、名誉会员;凡对中国杂技事业有特殊贡献的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杂技家,经主席团审核批准,可授予名誉会员。名誉顾问、名誉会员免缴会费,在本会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十八条 会员有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参加本会活动,维护本会权益,缴纳会费的义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有对本会工作建议、批评和监督的权利;有退出本会的自由。
 
  第十九条 及时反映会员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积极维护杂技家和杂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本会会员如严重违反本会章程或因违法犯罪、触及刑律,经主席团讨论决定,可取消其会员资格。恢复会员资格需本会主席团审定。
 
  组 织
 
  第二十一条 本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本会最高权力机构为中国杂技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其职责是:
 
  1、讨论并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2、审议工作报告;
 
  3、制定和修改《中国杂技家协会章程》;
 
  4、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5、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理事会执行代表大会的决议。理事会闭会期间,由主席团执行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
 
  驻会副主席主持协会日常工作。
 
  第二十二条 全国代表大会的个人代表由各团体会员推选和相关单位推荐产生,并可根据情况由大会筹备机构确定部分特邀代表;各团体会员一名主持日常会务工作的负责人为全国代表大会的团体会员代表,同时作为该团体会员的理事候选人。代表团体会员的理事,工作变动后,由团体会员另行推举更替人选,报本会主席团备案。
 
  第二十三条 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理事会选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组成主席团;主席团任命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
 
  第二十四条 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理事会不定期举行,由主席团主持。主席团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由主席或主席委托驻会副主席召集。
 
  第二十五条 本会设名誉主席、顾问等荣誉职务,由主席团推举和聘请。担任荣誉职务者不兼任理事。
 
  经费及其他
 
  第二十六条 本会经费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会员会费、社会赞助及其它合法收入。本会接受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名誉会员和海内外社会各界提供的资助。
 
  第二十七条 中国杂技家协会的英文全称是China Acrobats Association(缩写为CAA),会址设在北京。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由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其修改权属于全国代表大会。章程条文的解释权属于主席团。

部门设置

  一、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的综合、协调、督促、监察工作;承担重要活动的组织工作;负责人事、工资、编制和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负责文秘、财务、行政管理工作。
 
  (二)组织联络部负责会员的联络、协调工作;承担“中国杂技金菊奖”评选的组织工作;组织会员深入生活,开展杂技创作交流活动;承办发展会员、收缴会费、会员档案的管理工作;编辑《杂协通讯》。
 
  (三)对外联络部负责对外以及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杂技艺术交流工作;承办机关日常外事工作。
 
  (四)研究部负责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组织杂技理论研讨和交流活动;承担“中国杂技金菊奖”理论奖的评选组织工作;编辑有关杂技的书刊;收集、整理、研究国内外杂技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传播杂技信息。
 
  二、直属事业单位:
 
  《杂技与魔术》杂志社负责编辑、出版、发行《杂技与魔术》杂志。

代表大会:

  ·中国杂技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杂技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利机构,协会成立20年来,于1981年、1985年、1991年、2000年,召开过四次代表大会,四届工作班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带领广大杂技家和杂技工作者跨进了崭新的21世纪。
 
  ·中国杂技艺术协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1年10月28日-11月3日,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杂技工作者第一次盛会,不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冯光泗同志作筹备工作。报告夏菊花同志作了题为《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杂技艺术而奋斗》的报告。经过代表充分酝酿,大会产生了中国杂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进而选举出中国杂技主席团。11月3日,大会通过了《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章程》。孙泰同志致闭幕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习仲勋同志出席大会闭幕式。
 
  ·中国杂技艺术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5年5月7日-5月12日,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65名来自祖国各地的代表(包括11位名誉代表)参加了大会。阿良同志作了会务工作报告。夏菊花同志作了题为《为开创杂技艺术的新局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宋任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中共中央顾问委员秘书长荣高棠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章程》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理事、常务理事及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第二届主席团。
 
  ·中国杂技艺术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1年10月8日-10日,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地经民主协商推举的100名团体会员代表,参加了全国艺术协会中第一个进行改制换届的大会。中国杂协副主席王峰同志致开幕词,聂大江同志代表中宣部、李瑛同志代表中国文联在大会上分别致词。大会还收到了阳翰笙、冰心发来的贺信和题辞。胡乔木、程思远、邓力群同志接见与会代表合影。夏菊花同志向大会作了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杂技艺术而奋斗》的会务工作报告。郑德兴同志作了关于修改章程的说明。在大会选举产生的三届常务理事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的三届常务理事会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第三届主席团。
 
  ·中国杂技艺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0年9月19日-21日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民族的15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国杂协副主席蓝天同志致开幕词,中宣部副刘云山、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在开幕式上讲话。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夏菊花同志作了题为《团结奋进,迎接繁荣杂技的新世纪》的工作报告。大会还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章程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理事会和中国杂技第四届主席团。 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看望代表并讲话,还与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杂技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5年9月14日-16日,中国杂技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民族的206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杂协副主席宁根福同志致开幕词。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开幕式上讲话,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在党员大会上讲话。
 
  ·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0年11月2日至5日,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解放军、中直系统的213名代表出席了大会。11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李牧,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廖奔,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夏潮,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黎国如出席了开幕式。
 

辉煌成就

强化精品意识

  以强化精品意识来催动杂技精品的生产,是中国杂协实施“精品战略”的重要举措。
 
  当代中国杂技已摆脱了单纯表现技巧的局限,自觉追求艺术的完美,注重作品的完整性。中国杂协通过全国性杂技比赛和吴桥、武汉两个国际杂技艺术节,与有关单位共同举办研讨会,探索杂技界最为关注的问题,鼓励艺术创新。还不失时机地根据杂技的艺术创作实践组织专题研讨活动,探讨杂技创作的艺术规律,促进杂技精品节目的生产。新时期国内涌现了一批不仅在技艺上追求新、难、奇、美,而且有丰富文化内涵,并能反映时代风貌的艺术作品。20多年来,已有110多个节目在国际各大赛场获得金牌。为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九十年代艺术创作样式繁多,主题杂技晚会也作为一种新的演出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它将许多优秀的单个节目串联起来,赋予一定的主题或意境,并利用编导、音乐、服装、道具、舞美、音响、灯光等综合艺术手段,充分渲染晚会的个性和艺术魅力,大大增加了杂技艺术的文化含量。同时,以大篷为主要演出形式的民营杂技团创作出一批驯兽、马术、高空杂技节目,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设立多种奖项

  为表彰贡献毕生精力,取得显著成绩的杂技艺术工作者,中国杂协设立了最高荣誉奖——百戏奖。1992年和1995年先后评出16位“百戏奖”获得者和6位“百戏奖荣誉奖”获得者。后经中宣部批准,设立中国杂技金菊奖。此奖为全国性的专业奖项,其中包括终身成就奖(前身为百戏奖)和杂技、魔术、滑稽、马戏及理论作品奖和各单项奖,是中国文联、中国杂协联合主办的专家奖,具科学性、权威性和导向性。自1998年开始,已举办了一届终身成就奖评选,评出10位金菊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和2位荣誉奖获得者。还举办了一届杂技艺术作品奖、两届魔术奖、一届滑稽奖、四届理论作品奖的评奖。
 
  中国杂协通过开展各项评奖活动,倡导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使杂技界出现了学先进、创业绩的良好风气。

坚持文艺三贴近

  中国杂协先后11次组织近400名杂技艺术工作者,奔赴陕西省延安和西安、甘肃金昌、陕西陇原地区、山西省太行山老区、北京房山区抗日根据地司马台乡、河南宝丰县赵庄乡魔术村及京郊军营、交警部队采风、送戏下基层。老区人民和解放军官兵以极大的热情欢迎文艺下乡、下部队,并深深地体会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艺术家的深情厚谊。
 
  参加中国杂协采风活动的杂技艺术工作者,走进沸腾的时代生活,精神境界得到新的升华。老区人民忘我奋斗的精神和对艺术的强烈渴望,激发着杂技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创作灵感。

建立专业委员会

  中国杂协于1993年在上海成立了魔术艺术委员会,1994年在河北吴桥成立理论研究委员会,1995年在天津成立了杂技滑稽艺术委员会,1997年在常州成立了杂技音乐专业委员会,2000年在北京成立马戏专业委员会,剧团管理指导委员会,市场经济开发委员会,基金管理委员会,杂技工作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各专业委员会建立后,与地方杂协联合举办了多次全国性的活动。1994年在上海举办全国近景魔术比赛;1996年在珠海举办全国首届魔术奇观大赛;1997年在上海举办首届国际魔术节;1998年在天津举办中国杂技金菊奖首届滑稽比赛;1999年在常州举办全国杂技音乐研讨会;2000年在深圳举办了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一届魔术比赛;2002年在南京举办了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二届全国魔术比赛;还三次参与了在桂林举办的魔术邀请赛。通过比赛,引入竞争机制,国内外百余名艺术家参加角逐,推动了魔术、滑稽的艺术创作;通过研讨,切磋技艺,相互交流,探求发展途径,有力地扶植了弱项,促进了杂技艺术的全面发展。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

  杂技艺术的实践强烈地呼唤杂技理论的发展与指导,为了改变杂技理论滞后于艺术创作的状况,建立杂技艺术的理论体系,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在1991年以前七省、十省理论研讨会的基础上,中国杂协从1992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国性的杂技理论研究工作。
 
  迄今中国杂协与地方文联、地方杂协、地方文化厅、总政文化部联合举办了九次全国性杂技理论研讨会,收到论文476篇。中国杂协还与吴桥国际杂技节组委会联合举办了三届国际马戏论坛。研讨活动针对“编导、创新、杂技音乐、科学训练、杂技与儿童、杂技与市场、杂技教育”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重视出版工作

  《杂技与魔术》是中国杂协的机关刊物,是联系广大杂技艺术工作者的纽带。23年出版127期,发行至31个省、市、自治区和13个国家及地区。它致力于宣传为杂技艺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勇于拼搏的艺术家、大胆改革的管理者,介绍国内外信息,进行艺术评论和艺术分析,是探讨发展杂技艺术的园地,并为广大读者提供知识和健康娱乐服务。
 
  随着杂技事业的繁荣,杂技研究工作的深入,一批专著相继出版,1989年,《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技集》出版,介绍了建国35年有代表性的200多个节目。1997年,《当代中国杂技》出版,它详实地记载了新中国杂技事业的发展轨迹,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杂技发展的历史经验,内容丰富。1999年,《新中国舞台影视艺术精品选》杂技光盘出版。它凝聚了几代艺术家的心血,反映了五十年杂技艺术创作概貌。
 
  这期间,杂技界还出版了《中国杂技艺术》、《中国杂技史》、《中国魔术史》、《中国杂技古今谈》、《延安时期的杂技艺术》、《天桥史话》、《杂谈忆旧》、《百戏奇观》、《杂技训练基础知识》、《杂技艺术教程》、《浅谈杂技创新—马圈型节目初探》、《发展中的马戏艺术》、《中国马戏初探》、《中国魔术》、《魔术万花筒》、《中国的魔术》、《魔术入门》、《杂技音乐探索》、《杂技艺术中的舞台艺术》、《杂技纵横谈》、《中国杂技精粹》、《中国百戏史话》、《杂技精英》、《杂技美的探寻》、《魔术大观园》、《杂技论坛》、《马戏——没有边疆的世界》、《情系杂技》、《东方人体文化》、《中国艺能史》、《马戏、杂技、市场》、《魔术世界》、《杂技魔术丑角》、《惊世奇功揭密》、《魔术与神功》、《吴桥杂技老照片》、《河北杂技》、《杂技情思》、《魔术与伪科学辨析》等一大批杂技专著。各地方杂协还编撰了一批颇有史料价值的杂技方志,为丰富杂坛创作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弘扬民族文化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杂技因不受语言、地域的限制,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为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其他艺术门类不能替代的贡献。
 
  我们不仅向世界介绍我国杂技创作的最新成果,而且将国外马戏请进来,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需求,这是中国杂协的职责之一。中国杂协先后12次派杂技团组,赴挪威、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做为期1个月至半年的演出,都深受国外人民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3年,协会组织哈萨克斯坦六国马戏团来华演出,先后在10个城市演出51场。
 
  23年来,中国杂协实现对外考察、交流近50项,涉及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摩纳哥、日本、瑞士、古巴、新西兰、荷兰、朝鲜、意大利、墨西哥、巴西等国家。考察国际马戏界最具盛名的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国际赛场,参加美国国际魔术协会(IBM)近年来的历届年会,成立国际魔术协会中国311分会,参加世界魔术大会,加入国际魔术联盟等,增强了对国际马戏、魔术发展状况的了解,加强了信息沟通,有力地促进了协会工作的开展。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