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豪华阵容:五位民国总统齐亮相--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彰德秋操不仅让袁世凯[YuanShiKai]达到个人军事生涯的一个高峰,也加剧了清贵族对袁世凯[YuanShiKai]的担心——根据新官制方案,袁世凯[YuanShiKai]的军权被剥夺。为打消清贵族的怀疑,袁世凯[YuanShiKai]特意找人拍了这张“渔翁独钓图”,发表在报纸上,以示自己与世无争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彰德秋操时,冯国璋任总参议兼评判处首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彰德秋操时,冯玉祥还是一名不起眼的低级军官 织梦好,好织梦
引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0年12月9日下午,袁林。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袁林是袁世凯[YuanShiKai]的陵墓。 dedecms.com
彰德秋操十年后,袁世凯[YuanShiKai]在全国民众的一片痛骂声中去世,最终葬于安阳。据其次子袁克文回忆,袁世凯[YuanShiKai]生前曾在太行山中选定了墓地,但因其长子袁克定的反对,最终葬于安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位背负“窃国大盗”骂名的一代枭雄为何葬于豫北,说法不一而足。但史学家们推测,安阳是袁世凯[YuanShiKai]曾“隐居”的地方,他对此地深有感情。 织梦好,好织梦
袁林神道两旁,竖立着文臣武将石像,雕刻非常讲究,虽不能和清陵的石雕相媲美,但堪称那个时代的上乘之作。在袁林陈列室,有一篇民国农商总长王斌写的悼词:“天降大任,命世之英……滦阳奏调,彰德随行,军分南北,操习战争,气吞河岳,石破天惊。”说的是当年王斌跟随袁世凯[YuanShiKai]参加彰德秋操的事,虽然言语夸张,但也透露出那次军事演习的轰动效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成也秋操,败也秋操”,彰德秋操不仅让袁世凯[YuanShiKai]达到了个人军事生涯的一个高峰,也促使他迅速从这个高峰跌落下来。 本文来自织梦
彰德秋操的轰动加剧了清贵族对袁世凯[YuanShiKai]的担心。由于袁世凯[YuanShiKai]在训练北洋[BeiYang]军时注重培养官兵的愚忠和私人势力,长久以来清贵族难以插手。彰德秋操时,袁世凯[YuanShiKai]表现出的对北洋[BeiYang]军驾驭自如的能力和北洋[BeiYang]军在全国新军中的特殊地位,让清贵族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尤其是参与秋操的满族大臣铁良,更是对袁世凯[YuanShiKai]在军中的巨大影响力有着切身体会。
织梦好,好织梦
彰德秋操一结束,晚清的官职改革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以铁良为首的清贵族对袁世凯[YuanShiKai]坚决打压——1906年11月6日,清政府正式公布了厘定新官制方案,否定了袁世凯[YuanShiKai]等人提出的废除军机处、设立总理大臣的方案。规定废兵部,设陆军部,铁良为陆军部尚书,将袁世凯[YuanShiKai]的军权剥夺。 内容来自dedecms
袁世凯[YuanShiKai]被迫辞去参与政务大臣、会办练兵事务大臣、督办邮政大臣等八项兼差,并将北洋[BeiYang]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1909年初,袁世凯[YuanShiKai]被摄政王载沣罢去一切职务,到安阳“养病”。 织梦好,好织梦
为了打消清贵族的怀疑,袁世凯[YuanShiKai]在洹上特意找人拍了一张“渔翁独钓图”,发表在报纸上,以示自己与世无争。但袁世凯[YuanShiKai]的坐溪垂钓,几年后不仅“钓”足了清廷的胃口,更钓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内容来自dedecms
黄龙旗下,六位“元首”同时登场 copyright dedecms
由于表现杰出,秋操后,袁世凯[YuanShiKai]受到了慈禧的表彰:“袁世凯[YuanShiKai]、铁良督率将士,简练有方,深堪嘉许。”并号召各地督抚向袁世凯[YuanShiKai]学习,“共图振励,讲求兵学,力底精强。”(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但慈禧死后,袁世凯[YuanShiKai]再无忌惮,满盘算计,运筹谋划,最终以手中的北洋[BeiYang]军要挟清廷,促成了中国两千年王朝制度的终结。1912年,袁世凯[YuanShiKai]就任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临时大总统[ZongTong],并于次年就任正式大总统[ZongTong]。
copyright dedecms
作为被人从床底下拖出来参加革命的黎元洪,在后人的评价中难得有好话,但袁世凯[YuanShiKai]对这位南方来客多了一份心思。据《容庵弟子记》记载:武昌起义爆发后,荫昌率北洋[BeiYang]军南下镇压武昌起义,路过安阳时曾乐观地说:“武昌不过是乌合之众,无人主持,此去不难扑灭。”但袁世凯[YuanShiKai]认为:“乱军以黎元洪为都督,何谓无人。”但袁世凯[YuanShiKai]说这番话的时候,恐怕他也没有想到,将来替他出任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第二任大总统[ZongTong],正是黎元洪。 本文来自织梦
彰德秋操时设立评判处,袁世凯[YuanShiKai]任命自己的老部下冯国璋为总参议兼评判处首领。这位在北洋[BeiYang]“龙虎狗”排名垫底的冯国璋,野心极大,袁世凯[YuanShiKai]称帝后拥兵自重,并于1917年当上了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第三任大总统[ZongTong]。
内容来自dedecms
袁世凯[YuanShiKai]筹划彰德秋操时,设立了秋操参谋处,负责参谋处工作的,是袁世凯[YuanShiKai]多年老友、时任兵部侍郎的徐世昌。徐世昌堪称晚清和民国的不倒翁,为人圆滑,八面玲珑。1918年,在北洋[BeiYang]各方势力的妥协中,徐世昌出任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第四任大总统[ZongTong]。 dedecms.com
在参加彰德秋操的北军中,担任混成第一协统领的是曹锟,这位后来的直系军阀首领,在1923年指使党羽逼宫夺印,将黎元洪逐走天津。后来,曹锟出动军警挟持国会,重金收买议员,贿选成为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第五任大总统[ZongTong]。 内容来自dedecms
袁世凯[YuanShiKai]、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未来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的五任大总统[ZongTong]在彰德秋操中全部亮相,可谓史无前例。如果算上后来担任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临时执政的段祺瑞(彰德秋操时担任北军总统[ZongTong]官),此次秋操是未来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六位国家元首的集体“彩排”。
织梦好,好织梦
又有谁会想到,十几年后,他们会在中华民国[ZhongHuaMinGuo]的政治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