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历史珍闻 >

毛泽东两次莫斯科之行 有哪些误会和不快--国家年鉴(5)

  
  二次访苏:两个提法引猜疑

  1957年11月2日下午,为了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毛泽东[MaoZeDong]率中国党政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访问。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安排毛泽东[MaoZeDong]一行在克里姆林宫下榻。

  在莫斯科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大会上,毛泽东[MaoZeDong]先后两次发表演讲。第一次是在11月14日,他在这次讲话中一开始就说:“我想谈一谈‘以苏联为首’的问题。我们这里这么多人,这么多党,总要有一个首。就我们阵营的内部事务说,互相调节,合作互助,召集会议,需要一个首。就我们阵营的外部情况说,更需要一个首。我们面前有相当强大的帝国主义阵营,它们是有一个首的。如果我们是散的,我们就没有力量……我们必须有那么一个国家,有那么一个党,它随时可以召集会议。为首同召集会议差不多是一件事。既然需要一个首,那么谁为首呢?苏联不为首哪一个为首?……”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这个提法,有些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并不同意,波兰工人党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毛泽东[MaoZeDong]还耐心地去做波兰工人党领袖哥穆尔卡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了他。11月16日,毛泽东[MaoZeDong]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宣言上郑重地签了名。

  在11月18日发表的演说中,毛泽东[MaoZeDong]一开始就说:“我感觉到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世界上现在有两股风:东风、西风。中国有句成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他解释说:去年,西方世界非常猖狂,利用我们阵营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匈牙利事件,在我们阵营的脸上抹黑,我们的天上飞起许多乌云。到1957年,形势大为不同了。“我们的天上是一片光明,西方的天上是一片乌云。我们很乐观,而他们呢,却是惶惶不安”。

  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MaoZeDong]当着60多个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人的面公开表示支持赫鲁晓夫,赞成数月前苏共中央全会作出的《关于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决议》。他说:“赫鲁晓夫同志所代表的路线比较正确,而反对这样的路线是错误的。”另外,他还再次强调说,我们六十几国共产党大会有一股朝气,“并且一致承认要有一个头,这个头就是苏联,就是苏共中央。中国有句俗话,蛇无头不行。你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头。每个国家的党也有一个头,有集体的头和个人的头。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是集体,第一书记是个人,两者都要,不然就是无政府主义。”

  本来,赫鲁晓夫就“怀疑”毛泽东[MaoZeDong]提出的“以苏联为首”是“口是心非”,现在“东风压倒西风”的提法更加引起了他的猜疑。鉴于中国处在苏联的东面,赫鲁晓夫首先联想到成吉思汗所带来的“黄祸”。蒙元帝国时代,莫斯科成了蒙古的一个公国。况且,就苏联的地理位置来说,只有西风才能给这个国家带来雨水,东风带来的却是干旱。所以,赫鲁晓夫认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东风压倒西风”对苏联人都不是好事情。他憋在内心的强烈不满,若干年后才表示了出来,他说,什么东风,东风从哪里来?东风是不是从你们中国来,是不是中国的风压倒苏联的风。因此他预感到,中苏两党两国之间迟早会发生摩擦。他的预感不幸为后来的历史发展所应验。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