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纪念与回忆 >

纪念革命英烈刘伯坚诞辰115周年(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3)

  
  党派刘伯坚到冯玉祥[YuXiang]部帮助工作[GongZuo]

  1926年夏,冯玉祥[YuXiang]的部队[BuDui]在南口因受到奉系、直系、直鲁联军的围攻而失败,处于四分五裂的境地。于右任受李大钊的委托到莫斯科敦促冯玉祥[YuXiang]回国。冯玉祥[YuXiang]也早有归国之意,当即同意。回国之前,他向共产国际提出邀请刘伯坚到他的部队[BuDui]帮助工作[GongZuo],重振旗鼓。共产国际同意了冯玉祥[YuXiang]的请求,并支援他一批武器弹药。同年8月17日,冯玉祥[YuXiang]、刘伯坚、乌斯曼诺夫(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派往冯部的顾问)等乘火车秘密回国。9月3日,冯玉祥[YuXiang]一行到达库伦(今乌兰巴托),9月8日,刘伯坚即写信给党组织报告他在冯玉祥[YuXiang]部的工作[GongZuo]情况。刘伯坚在冯玉祥[YuXiang]部队[BuDui]任职期间,很注意在上层军官中间做好统一战线工作[GongZuo],对他们进行新三民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颇得军官们的信任。刘伯坚对一些高级将领,如邓宝珊、杨虎城、吉鸿昌、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更是团结尊重,推心置腹。9月17日,冯玉祥[YuXiang]领导的西北军在刘伯坚、于右任的推动、帮助下,在内蒙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五原县)誓师,将原西北军的五色旗更换为青天白日旗,宣布西北军改称国民[GuoMin]军联军,参加国民[GuoMin]革命[GeMing]。冯玉祥[YuXiang]担任国民[GuoMin]军联军总司令。刘伯坚任政治部副部长,后任部长。在誓师会上,刘伯坚发表演说,宣传革命[GeMing]道理,指出今后的方向与前途。

  10月,冯玉祥[YuXiang]与刘伯坚到包头,为宣传国民[GuoMin]党“一大”的精神,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国民[GuoMin]军联军的主张,加强了报纸工作[GongZuo],将《西北日报》改名《中山日报》;同时又在包头创办了军官学校,招收进步青年、下级军官和有文化的战士入学,为部队[BuDui]培养军事骨干。10月中旬,部队[BuDui]根据中共[ZhongGong]北方区委制订的“平甘援陕,东出潼关,与南方北伐军会师中原”的战略方针,离开五原向宁夏进发,11月到达银川。刘伯坚在银川,通过举办马列主义训练班,开办俱乐部,陈列进步书刊等多种形式,向干部、战士宣传马列主义和国共合作的政策。刘伯坚十分重视建立党、团和各种群众组织的工作[GongZuo],如在宁夏中学和师范学校等处成立学生会,后发展成为宁夏学生联合会;12月中旬,又建立了银川第一个国民[GuoMin]党党部,由共产党员肖明任党部负责人。报纸是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刘伯坚一贯重视这项工作[GongZuo],他以政治部的名义办了《中山日报》。刘伯坚在宁夏播下了革命[GeMing]火种,许多进步青年加入了中国[ZhongGuo]共产党。

  五原誓师后,刘伯坚为改造、整顿这支部队[BuDui]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为对国民[GuoMin]军联军官兵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他根据中共[ZhongGong]中央《关于国民[GuoMin]军中工作[GongZuo]方法的决定》,制订了《西北军政治思想工作[GongZuo]大纲》。同时,在军队内建立各级政治部,加强政治思想工作[GongZuo]。部队[BuDui]缺少党的干部,他写报告要求领导机关派优秀干部到冯部工作[GongZuo]。中共[ZhongGong]北方区委、粤区党委和上海区委先后输送到国民[GuoMin]军联军工作[GongZuo]的有二百余人。他们还仿照黄埔军校的模式,创办了中山军事政治学校、中山学院等,大力培养革命[GeMing]军事人才。这些院校的领导和教官多由共产党员担任,如邓小平曾任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处长、教官及党组织书记。刘伯坚常到院校授课。西安一些知识青年经冯玉祥[YuXiang]同意后,常到部队[BuDui]演讲,宣传革命[GeMing],宣传打倒军阀。其中王叔振的演讲最为出色,受到冯玉祥[YuXiang]的称赞和广大官兵的欢迎。

  王叔振,陕西三原人,是西安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她受五哥王君毅(原北大学生)进步思想的影响,成为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因经常出入于部队[BuDui],王叔振与刘伯坚相识了。他们志同道合,思想、爱好一致,彼此产生了爱情。1927年3月,由邓宝珊、张玉燕夫妇证婚,刘伯坚与王叔振结婚。婚后,王叔振在国民[GuoMin]军联军政治部担任秘书工作[GongZuo],并由刘伯坚介绍,加入了中国[ZhongGuo]共产党。同年4月6日,武汉国民[GuoMin]政府决定将国民[GuoMin]军联军改名为国民[GuoMin]革命[GeMing]军第二集团军,仍由冯玉祥[YuXiang]任总司令,刘伯坚任总政治部部长。

  正当革命[GeMing]形势迅速发展之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GeMing]政变,在南京成立国民[GuoMin]政府,形成宁汉分裂局面,大批共产党员遭逮捕、被杀害。刘伯坚与西安党组织发动了陕西省和西安市群众声讨蒋介石的运动。

  5月初,冯玉祥[YuXiang]、刘伯坚到潼关督师出兵,期间,获知李大钊于4月20日被军阀张作霖处死,当即为李大钊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并由刘伯坚起草电文,高度评价李大钊的功绩,称李大钊为“世界革命[GeMing]中的领袖”。为引导部队[BuDui]化悲痛为力量,刘伯坚撰写《北伐歌》:

  大军东出潼关去,不怕死,不偷生,

  打倒张作霖,消灭奉鲁军,

  会师中原入北京。

  国民[GuoMin]革命[GeMing]军第二集团军出师北伐,战事发展顺利、迅速,5月底,先后攻克了洛阳、郑州,与国民[GuoMin]革命[GeMing]军第四集团军唐生智部会师,实现了中共[ZhongGong]北方区委制定的与南方北伐军会师中原的决策。

  同年6月,形势逆转,冯玉祥[YuXiang]在军队里实行“清党”(清除共产党人)。刘伯坚被迫离开了国民[GuoMin]革命[GeMing]军第二集团军。7月,刘伯坚和王叔振到达当时的中共[ZhongGong]中央所在地汉口,任中共[ZhongGong]湖北省委组织部长。在大革命[GeMing]遭到失败的紧急关头,为了挽救革命[GeMing],8月7日,中共[ZhongGong]中央在汉口鄱阳街139号召开了紧急会议(即著名的“八七”会议)。会后,刘伯坚奉命离开汉口去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与邓中夏、王若飞、何叔衡、李富春五人组成中共[ZhongGong]江苏省委员会。

  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迅速恢复并整顿江苏、上海地区的党组织,开展地下斗争,中共[ZhongGong]江苏省委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连续发出了《关于组织行动委员会》、《关于恢复赤色工会》等通告。在中共[ZhongGong]江苏省委领导下,中共[ZhongGong]奉贤县委迅速成立,由刘晓任书记。农民运动也继续得到开展。中共[ZhongGong]崇明县委领导了西沙农民抗租斗争。陈云在青浦恢复了党的组织,成立了农民协会。9月,为加强党的宣传工作[GongZuo],刘伯坚兼任了中共[ZhongGong]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和党报委员会委员的职务。

  1928年春,党为了培养军事干部,派刘伯坚到苏联学习[XueXi]。刘伯坚与新婚年余的革命[GeMing]伴侣、爱妻王叔振以及他们的儿子虎生分别。当时环境险恶,他担心年轻的妻子带着虎生在经济无着的情况下如何生活。但在革命[GeMing]事业和家庭之间,前者毕竟是第一位的。于是,他一方面鼓励妻子要有虎胆,要继续发扬当年参加学生运动时的革命[GeMing]精神,不怕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一方面请好友邓宝珊、张玉燕夫妇加以照应。刘伯坚安排好了妻儿,即动身赴苏。在苏联,他先后在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悉心学习[XueXi]军事,成绩名列前茅,显示出一名优秀军事家的素质。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他作为代表,参加了在莫斯科郊外“五一”农场召开的中国[ZhongGuo]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刘伯坚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作除早期的《秋月》和后来在狱中作的《带镣行》、《移狱》、《狱中月夜》之外,在留苏期间写得最多,那些诗词都是写在明信片上,寄给国内的爱人王叔振的。诗词表达了刘伯坚对革命[GeMing]的渴望,对战友、亲人的思念,篇篇情深意切。王叔振读完刘伯坚寄来的诗词后,即交给他们的好友邓宝珊、张玉燕夫妇保存。全国解放后,邓宝珊、张玉燕夫妇把刘伯坚的许多手迹交给了中国[ZhongGuo]人民革命[GeMing]军事博物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党史资料。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