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廖汉生:从“山里伢”到“副委员长”--国家年鉴

  

廖汉生:从“山里伢”到“副委员长”--国家年鉴

廖汉生同志

2006年10月5日6时30分,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原委员,国防部原副部长,沈阳军区原第一政治委员廖汉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本刊特发此文致以最深沉的悼念。

  跟着贺龙参加革命

  1911年11月14日,在澧水源头的湖南桑植县樵子湾的一个小山村里,诞生了一个男孩儿,他就是廖汉生。他的本名叫廖百俊,学名叫廖杰,名字中寄托了家族的希望,而“汉生”其实是他的小名。

  廖汉生的父亲是桑植县有名的才子,在省城长沙读书期间,曾与湘籍著名革命党人林伯渠结为好友,回乡后致力于乡村教育,后来,在贺龙再三诚聘下,携笔从戎,到贺龙部队里任职,做些文墨事。在廖汉生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与贺龙就将贺龙二姐的女儿肖良良和他定下了娃娃亲。从此,廖汉生也就与贺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廖汉生10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军中。廖汉生一家孤儿寡母,经常得到贺龙及其家人的关心、照顾。

  在贺龙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家庭中有人指责贺龙:“你当过镇守使,当过军长,是有前程的。现在你当共产党,脱下将军服穿粗布衣,脱下皮鞋穿草鞋,图的是什么?”贺龙斩钉截铁地说:“我找真理找了大半辈子,今天总算找到了。我跟着共产党走定了!”这一幕在廖汉生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使他更加敬仰贺龙。在以后的革命历程中,不管生活如何艰苦,也不管战斗如何残酷,廖汉生的革命意志总是越加坚定。廖汉生先后经过了“肃反”的考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炼,敌后抗日的战斗洗礼,解放战争的大浪淘沙;他的官衔也从团政委、师政委、军区政委,一直到军事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但他多年后回到家乡,或与人说起时,他仍然自称:“我是一个山里伢。”

  革命中的家庭悲剧

  廖汉生自从参加革命后,家人们跟着他吃了很多苦。1933年5月,廖汉生的妻子和儿子被反动派抓去,受尽折磨,廖汉生的母亲东拼西凑弄了一些钱,托人把她们母子赎了出来。1934年春节前,部队要从家附近经过,廖汉生特意请假回家,原想在家里住上一晚,可是才吃了一顿晚饭,就得到消息:乡团防队的朱照环要来抓他。他吩咐家人出去躲避一晚,自己赶回了部队。那晚,妻子带着孩子躲出去了,母亲不肯走,弟弟、弟媳留下陪她。拂晓时朱照环果然带着团防队来了,围住屋子一阵乱枪,弟媳被打死了。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