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新四军枪炮大王吴运铎:3个月造出步枪--中国年鉴

  

新四军枪炮大王吴运铎:3个月造出步枪--中国年鉴

吴运铎在工作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吴运铎在全国乃至世界,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当时,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一批革命回忆录,比如《把一切献给党》、《我的一家》、《赵一曼》、《方志敏战斗一生》等书籍,曾畅销过几百万、近千万册,影响了一代人。那时,《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吴运铎,与方志敏、赵一曼、欧阳梅生齐名,知名度很高,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也不为过。

  《把一切献给党》被译成28种文字,向全世界广为介绍,苏联年轻人,可以说是人手一册,被翻译后的书名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

  新四军老战士个个知道吴运铎的英雄事迹,都说他的脑子特别聪明,什么样的枪炮子弹一看就会造。他是新四军的“枪炮大王”。1951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到全国各地作事迹报告,受到毛泽东多次接见。

  3个月设计造出步枪,创造新四军会造枪的纪录

  1917年吴运铎出生于江西萍乡安源煤矿一个矿工家庭。家境贫寒的吴运铎只上了两三年学就当了小矿工。1935年,煤矿不景气,大批工人失业,父亲带着一家人逃荒到了湖北的大冶煤矿。吴运铎在富源煤矿的电机车间当学徒。一天晚上,他到工人夜校上课,一位同学正在翻阅从武汉传来的《新华日报》。吴运铎伸头去看,一个大标题吸引了他:《新四军军部从南昌迁移到皖南,先遣支队正准备挺进苏南敌后抗战》。当时,吴运铎还不知道新四军是怎样的部队,便问那个同学。同学告诉他说,新四军同北方八路军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新四军正处于初创阶段,极需年轻人加入,尤其欢迎工人出身的年轻人。吴运铎一听,顿时心中一动,下课后回到宿舍,他把自己想去投奔新四军的想法告诉了几个同事,谁知几个人不谋而合,大家暗暗约好了时间,于第二天晚上,扛着行李离开了煤矿来到了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

  军部首长得知吴运铎等是来自大冶煤矿的工人,其中有人熟悉机械,就分配他们到修械所工作。吴运铎头脑敏捷,人也机灵,什么东西他只要看上一眼就会。一年之后,修械所扩大为兵工厂,吴运铎担任了造枪班班长。造枪对吴运铎来讲这是第一次,厂里没有图纸,设备也十分简陋,为了造出枪来,完成党交给的工作任务,吴运铎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他不气馁,不畏惧,没有图纸自己画,精心打造一个个零件。工夫不负有心人,不到3个月,凭着他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设计和制造出了枪支,创造了新四军造枪的纪录。新枪一批又一批地从这里送到了前线。一天,叶挺军长带着一个外国女记者来参观。这个记者会说并听懂中国话,她就是国际友人史沫特莱。走进造枪车间,她要了一支新造的步枪,拉开枪机,放进子弹,举枪向前方的钢板一连打了3枪,弹弹穿过。她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好奇地问,这枪是用什么机器制造出来的。吴运铎指指长凳、矮凳、木桩、木板,回答她说:“就这些。”

  史沫特莱耸耸肩膀,称赞说:“奇迹!没有机器凭着智慧热血制造出了枪,我见过许多兵工厂,可从未见过没有机器的兵工厂,这个兵工厂是世界上少有的。”

  在淮南终于有了自己的子弹厂,不仅天天生产子弹,还生产迫击炮弹、地雷

  1941年1月,吴运铎在皖南事变突围时身受几处枪伤,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坚持走到苏南,在快到长江边时,又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袭击,他的腿部又一次负伤,险些被捕。过江时,他坐的小船被巨浪掀翻,他抓住一块木板,侥幸地游到了对岸。

  刚到盐城的新四军新军部,负责兵工生产的赖传珠参谋长对吴运铎说:新军部成立,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国民党不给经费,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而且,我们的队伍扩大到7个师9万人,我们紧缺枪支弹药。他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吴运铎说:“当务之急,你和兵工厂的同志们要赶快建立一个子弹厂。”

  吴运铎二话没说便走马上任。他们开动脑筋,从实际出发,把从战场上捡来的旧弹壳加工成新子弹。再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一批生产子弹的工具和机床。从这年5月起,就开始大批量生产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新子弹。

  然而,由于鬼子的“扫荡”十分频繁,子弹厂东搬西移,一直没有固定的居所继续生产。

  1941年9月,军部和华中局通知他们到淮南二师建立新的兵工厂。吴运铎担任了子弹厂厂长,任务是要建立一个能生产60万发子弹的工厂,还分配给吴运铎8个工人。吴运铎接到任务,就像接到战斗命令,当晚便心急火燎地带着工人赶到了离黄花塘30多里的小朱庄。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