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病人从心里相信她--国家史册

  

  70岁的退休工人龙启功见到记者时,递上的是朱宁大夫1997年9月30日第一次给他看血栓病时的病历,这份病历本记录下朱宁一次次详细诊断、留给他的多个电话号码、为他降脂而讨来的中医处方……14年了,他一直珍藏着它。他说“病人的最大福气就是遇到好大夫;我有福,遇上了朱大夫。”朱宁行医30年间,像龙启功这样有福气的患者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在最近大连医科大学万名师生参与的首届十佳“良师益友”评选活动中,共产党员朱宁教授光荣入选。

  真正为患者着想

  大连医科大学心内科教授张维疆在指导研究生时说:“同样的药,朱宁老师用药的效果就好,是因为她加入了一份爱心。”

  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是朱宁从医多年来的一贯准则。每逢朱宁出专家诊,患者总是早早就排起了长队。外地的患者,她总会特殊照顾。电话预约的患者,她会尽量约到上午10点之后,把早晨的时间留给远道而来的外地患者。每次上午的专家诊都会忙到下午两点多钟才能吃饭。

  一次,一位患者看她12点多还没吃上饭,外面还有很多患者,就主动说:“朱教授您先吃饭吧,我们等一会儿没关系。”朱宁却说,患者排了一上午,已经等了这么长时间了,我更要认真看好每一个,不能再耽误大家了。患者感动地悄悄到外面买了牛奶、巧克力送给朱宁,朱宁微笑着拒绝了。对于家住偏远农村的重病患者,朱宁还把自己的电话告诉他们,当患者病情加重时就打电话给她,她会指导患者调整用药,使患者免于反复多次住院。

  还有一次,一位患者拿着刚划完价的处方找到了朱宁,“教授,我等了很长时间才看上您的专家诊,您给我看得也很认真,但是您怎么用这么便宜的药来应付我呢”朱宁告诉他,短效药起效快,而且药不在便宜与否,只要对症同样能治病。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而她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病人从心里相信,朱宁是真正为患者着想的好医生。

  “医生都应该做上医”

  朱宁常说:“下医治已病,上医治未病。医生都应该做上医。我们不仅要解除他们身体的痛苦,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才能避免疾病。”找朱宁看病的人经常会焦急而来,满意而归,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病清楚了,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会有怎样的结果。患者常常说,见了朱大夫就安心了。她态度和气得让你觉得在唠家常,在这过程中,她已经了解到很多对诊治有用的东西。

  一位叫高倩的病人在母亲的陪伴下来看病,一进来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总怀疑自己心脏不好,非要做彩超。朱宁诚恳地告诉患者,她确实存在身体上的疾病,但是目前的症状与疾病无关,而是由焦虑状态造成的,因此,朱宁耐心地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并开了几种小剂量的药,只花了67元钱。高倩对记者说:“朱大夫准确的诊断,帮我解除了思想的负担。”

  一般内科医生出诊,带上听诊器、血压计就足够了;朱宁出诊,常常拎着满满一袋子资料。她的资料是给病人看的。一位老年病人因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略高,就约束自己只能吃素,朱宁就拿出资料详细讲解,劝导其不必过于紧张。

  有时忙碌了一天,刚到家,病人病情突变,朱宁又赶回病房主持抢救工作。有人问她累不累,她说:“身累心不累。我们的责任就是让死神离病人远一点,再远一点。”一名准备入院的病人在刚刚被送到住院部一楼时心跳骤停,在没有任何抢救器材的情况下,正巧走过的朱宁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这一幕成为病人家属和过路人难忘的记忆。不久,一封表扬信送到医院。信是路过的一位患者家属写的,他说:“我只是个旁观者,但在病房通道上看到的一幕让我们所有旁观者感动。我们看到了那位女大夫佩戴的鲜红的共产党员徽章。”

本报特约记者 吴 琳 本报通讯员 胡莉莉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