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杨瀚:“民族英雄 传奇人生”——张学良--国家年鉴
杨翰在大会上发言
十年前,百岁老人张学良[ZhangXueLiang]将军[JiangJun]在美国走完了他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生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此前,两年间,在张闾衡大姐的精心安排下,我曾两次到夏威夷看望了他。以了我父亲杨拯民生前未能与张将军[JiangJun]见最后一面的遗愿,希望为张杨两家的神奇交往画上个句号。没成想,由此使我走上了研究杨虎城、研究西安事变的道路。通过这十年的努力,我对西安事变、对祖父杨虎城和张学良[ZhangXueLiang]将军[JiangJun]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张将军[JiangJun]是一位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对有错、有功有过、一生充满传奇,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英雄。
纵观他被软禁前的政治[ZhengZhi]人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虽出生于战乱,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成长。皇姑屯事件前,在其父精心培养下成长,父亲被害后,过早地承担起历史重任。特点是,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进取求新、家仇国恨。
2、与蒋介石[JiangJieShi]结盟至东北[DongBei]军入陕之前。心想抗日[KangRi]却为“领袖”背负不抵抗的骂名,绑在“先安内”的战车上不能“攘外”。特点是,苦恼、彷徨、求索。
3.结交杨虎城、结盟共产党,找到了抗日[KangRi]救国的道路。特点是,勇气、牺牲。
一、少年得志进取求新
110年前,张将军[JiangJun]出生在一辆马车上,当时叫“小喜子”,后改叫 “小六子”。随着其父张作霖的身份的改变,“小六子”也有了新的名字:大名张学良[ZhangXueLiang]、字汉卿,寓意是“学张良、为汉家卿相”。
他在蒙学之时,已拥有了优异生活和良好教育的环境。在名儒专师启蒙的下,传统中国文化烙印逐渐潜默于童稚之心。而民初以后,列强辱华的纷乱现实,幼年生活的动荡、由贫到富的巨变经历,又使得这位少年产生了追求新生事物的强烈欲望。在众星捧月的环境里,形成了聪明、敏捷、任性、自负、不断追求的思想方法和放荡不羁的性格。
作为“东北[DongBei]王”的长公子,他有条件接触、了解当时各种先进知识和哲学思想,有机会交往当时代表各种思想和政治[ZhengZhi]倾向的社会人物。同时,优越的生活又使他成了追求享乐的花花公子。于是,丰富的知识和积极的思想追求与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同存于一体、儒家的传统道德观和西方的价值观混容于一身。民族意识和父亲的期望又使他认识到理智与责任的重量。这应该是青少年时的张学良[ZhangXueLiang]不同于其他“纨绔子弟”,形成既能有“荒唐浪漫、任情放荡、无所不为”,又有“忠义豪爽、国家至上”的社会实践之双重行为表现的内在原因。
从他15岁早婚开始,家庭和社会责任就压在了他稚嫩的肩上。不到20岁已成了少将军[JiangJun]衔的高级军官。当时正是国家的多事之秋。生活在那个时代,他必须进行选择,要从他的价值取向中取舍扬弃,自我否定而后得出正确的抉择。他:14岁参加反袁世凯卖国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示威游行,且表现出众;20岁,以少将之身,力主军制改革,试图使奉军摆脱了旧军队的陋习;21岁,指挥其新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英勇作战,使东北[DongBei]军在石门寨一战扭转败局。 “少帅”治军初见成效;22岁,提倡教育、力倡西学和整军经武,创立东北[DongBei]大学和奉军航空学校;23岁,指挥二次直奉战争山海关一线主攻,打败直军主力,“少帅”一举扬名;24岁升中将,26岁升上将。看到连年内战[NaZhan],民不聊生,使少帅”思想剧变,大胆公开提出“息兵罢战”,“不忍糜烂地方”的主张。
27岁,“皇姑屯事件”发生,子承父业成了主政东北[DongBei]、统帅三军的奉系军阀首领。他牢记国仇家恨,特别是在日本侵略者威逼利诱面前,他毅然与南京政府合作,实行“东北[DongBei]易帜”。28岁,出任东北[DongBei]政务委员会主席,为维护统一、实施新政。大力发展教育,兴办工商业,试图实业救国。29岁,反对内战[NaZhan],武装干预“中原大战”,发表“巧电”,维护中央。他派20万大军入关武装调停,使得反蒋联军失败。同年,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ZhengZhi]会议委员。虚名炙手,可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这15年间,张学良[ZhangXueLiang]亲历了常人所无法经历的社会政治[ZhengZhi]、军事大变革,承受了家族、民族、国家所赋予的重任。从这段历程不难看出,在张学良[ZhangXueLiang]的思想成长和价值取向中,爱国、御辱、是其主线,是他努力的主方向。但他缺乏远大的政治[ZhengZhi]理想,社会实践;一切地位都来源于继承。因此,他政治[ZhengZhi]上养成了依赖、盲从的习惯与惰性。他说:“父亲在靠父亲,父亲不在靠大哥。”他把自己的爱国、振兴民族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与他结义的蒋介石[JiangJieShi]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