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林笔谭 >

抢救因明绝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2008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第一批特殊学科——绝学建设项目,并且明确规定在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这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举措,对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发展和人类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因明被列入绝学,我以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明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因明是佛家逻辑,又不为佛教所独有,它已经走向民间。它是世界逻辑三大传统之一,是一门关于思维认识、推理论辩的学问。它的基本思想和规则中有许多“活”的东西,至今仍是我们认识事物和推理论证的有效方法。因明源于古印度,后来系统地传入中国内地和藏族地区,在近两千年的传承中,汉藏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XueZhe]不断研习因明,发展因明,逐渐形成中国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两个传统,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因明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从唐朝开始,因明东渐,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地。后来,因明又从印度、特别是西藏传入苏联和欧美。列宁格勒学派、维也纳学派以及英美学界都有一批学者[XueZhe]在研究[YanJiu]因明。近30年来,西方佛教因明研究[YanJiu]的队伍不断扩大,成果不断涌现,因明已成为世界文化的内容。

    二是目前国内研究[YanJiu]因明的专业人员很少。

    因明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几次衰微。多年来,全国从事因明研究[YanJiu]的专业人士只有两三个人,因明已经成为绝学。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YiXie]学者[XueZhe]呼吁抢救因明,得到中国社科院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中国社科院以很大力度引进因明专家,培养因明人才,到上个世纪末,在4个研究[YanJiu]所里有14位学者[XueZhe]的研究[YanJiu]领域涉及到因明,以因明为主业的学者[XueZhe]有三四位。他们[TaMen]和院外的因明学者[XueZhe]一起,在推动因明研究[YanJiu]和培养因明人才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可是进入到21世纪,14位学者[XueZhe]中有6位先后去世了,有6位离休退休了,两位年轻的学者[XueZhe]又离开了社科院。也就是说,现在中国社科院已经无人研究[YanJiu]因明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社科院决定让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推动社科院的因明学科建设。

    从全国情况看,近30年来,在一些[YiXie]学者[XueZhe]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因明研究[YanJiu]开始走出低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些[YiXie]高校和科研单位设立因明硕士、博士点,开设因明课程,逐渐形成了一支因明研究[YanJiu]队伍,吸引了一批因明爱好者;先后召开6次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和1次国际因明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JiaoLiu],出版了一些[YiXie]因明著作。但是,我国的因明研究[YanJiu]仍然存在一些[YiXie]困难。

    中国社科院把因明定为绝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此举为我国因明界吹来了一股和煦的春风,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推动力。要进一步抢救因明,促进因明的发展,我以为要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精心组织好因明专业队伍。当前活跃在因明领域里的专业学者[XueZhe]大约有十多人,其中接近60岁或60岁以上的约占一半。这些因明专业学者[XueZhe]分散在全国10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和寺院里,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有关方面应该重视这些宝贵的因明人才,为他们[TaMen]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倾听他们[TaMen]对抢救因明、发展因明的真知灼见,让他们[TaMen]更好地发挥骨干作用。对于已经退休的,但身体健康、有研究[YanJiu]能力的因明专家学者[XueZhe],要给他们[TaMen]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TaMen]继续从事研究[YanJiu]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当务之急。

    二是集中精力研究[YanJiu]因明基本问题。抢救因明,要做的事情很多,要研究[YanJiu]的问题也很多。现在我们的因明队伍比较小,当前要抓住主要问题,集中主要精力去攻关。比如,汉传因明,主要是玄奘及其弟子们对陈那《正理门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是逻辑问题。在梳理相关因明文献的基础上,要下力气探讨因明对逻辑的独特贡献,特别是因明中那些“活”的、对人们思维、推理、论证有用的东西。

    当前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因明专家学者[XueZhe]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XueZhe]携手完成,那就是整理和研究[YanJiu]西藏保存的大量的印度贝叶经。这些贝叶经绝大部分是佛经,其中有很多因明经卷写本,极为珍贵。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保存、整理和研究[YanJiu]这一瑰宝,中华民族责无旁贷。

    三是开展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学术交流[JiaoLiu]。因明在我国弘传的漫漫岁月中,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学者[XueZhe]基本上是在独立的进行研究[YanJiu],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虽然早期有《因明入正理论》由汉文译成藏文,近百年又有汉地学者[XueZhe]研究[YanJiu]藏传因明,但总的来说,汉、藏因明传统的相互交流[JiaoLiu]是非常缺乏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YiXie]学者[XueZhe]致力于推动汉、藏因明的学术交流[JiaoLiu],先后召开了几次因明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汉、藏因明的交流[JiaoLiu]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今后,除了继续组织好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有计划地交流[JiaoLiu]汉、藏因明的学术成果外,也要互译汉、藏因明的重要著作,加强汉、藏因明的比较研究[YanJiu]。汉、藏因明学者[XueZhe]也可以合作申请科研课题,就一些[YiXie]重要问题进行较长时间的共同研究[YanJiu]。同时,也要提倡汉、藏因明教学的合作与交流[JiaoLiu],比如,开展因明教学经验交流[JiaoLiu]会,合作编写因明教材,合作培养因明研究[YanJiu]生,汉、藏因明教师交流[JiaoLiu]任教,汉、藏因明研究[YanJiu]生交流[JiaoLiu]学习等等。

    四是热心扶持年轻的因明人才。在近几年召开的因明研讨会上,我们都会看到很多年轻人。他们[TaMen]中有各高校因明专业的研究[YanJiu]生,也有相关专业的学生。这是很可喜的。因明要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不断培养年轻人。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