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毛泽东长征路上落泪:爱妻贺子珍曾负伤17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乌江南岸,毛泽东[MaoZeDong]挥泪送衣给“干人”
copyright dedecms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HongJun]主力损失过半。在危急时刻,毛泽东[MaoZeDong]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HongJun]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开进。
红军[HongJun]进入贵州后发现这里的穷人分外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各种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所以,红军[HongJun]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干人”。这些“干人”一个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个红军[HongJun]指战员,许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泪。尽管湘江之战后,红军[HongJun]自身也很困难,但他们都倾其所有,解囊相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红军[HongJun]路过乌江南岸的剑河县时,人们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孙子 寒冬里仍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单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行进中的红军[HongJun]指战员们立即围了上来。此时,毛泽东[MaoZeDong]从后面走来,见前面围着很多人,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一位红军[HongJun]战士答道:“老妈妈说,她家一年收的粮食全被地主抢光了,她儿子前几天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她没有活路,只好和小孙子四处讨吃的,因为今天太冷,从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吃一点东西,又冻又饿,浑身没有力气,就跌倒在这里了。”听到这儿,毛泽东[MaoZeDong]已是热泪盈眶。 本文来自织梦
他当即脱下身上的毛线衣,又叫警卫[JingWei]员拿了两袋干粮,连同毛线衣一起送给老婆婆。他蹲下来,亲切地对这位绝望的老人说:“老人家,你记住,我们是红军[HongJun],红军[HongJun]是‘干人’的队伍。”穿上毛线衣的老人感动地直点头,嘴里连声念叨:“红军[HongJun],红军[HongJun]……”领着她的小孙子,颤巍巍地走了。 内容来自dedecms
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毛泽东[MaoZeDong]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他为中国的命运担忧,为中国革命的命运担忧,为红军[HongJun]的命运担忧。在不久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革命开始扭转乾坤。
云贵交界,毛泽东[MaoZeDong]险失妻子贺子珍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MaoZeDong]不负众望,率红军[HongJun]成功地四渡赤水,又挥师南渡乌江,威逼贵阳,日夜兼程,很快来到滇黔交界的盘县境内,再往前走,就将进入云南省境。只要北渡金沙,红军[HongJun]就可以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扭转被动局面了。就在这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祸降临到他的妻子贺子珍头上。
1935年4月23日,红军[HongJun]总卫生部休养连来到盘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中午时分,天空响起了嗡嗡的飞机声,警卫[JingWei]员吴吉清急忙让贺子珍隐蔽,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安排伤员隐蔽。就在这时,敌机投下了炸弹。贺子珍头上、胸脯上、臂膀上,到处鲜血涔涔,倒在血泊中。经医生检查,发现她身上17处负伤。贺子珍苏醒后,对大家[DaJia]说:“我负伤的事请你们暂时不要告诉主席。他在前线指挥作战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请你们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里,将来革命胜利了再见面……”说完,又昏迷过去。
copyright dedecms
目睹此状,大家[DaJia]十分难过,特别是毛泽东[MaoZeDong]专门派来负责照顾贺子珍的警卫[JingWei]员吴吉清焦急地问:“怎么办?怎么办?”战友们一面急忙把血泊中的贺子珍抬上担架,一面急派骑兵飞奔红军[HongJun]总部,通知毛泽东[MaoZeDong]。 本文来自织梦
不一会,村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身披大衣、一脸风尘的毛泽东[MaoZeDong]一跳下马,就快步走到贺子珍的身旁,弯下腰仔细端详着不省人事的妻子,拉着她的手连呼:“子珍!子珍!……”想着爱妻在革命中经历的种种磨难,这位叱咤风云的红军[HongJun]统帅不禁轻轻捧着贺子珍的头,抽泣起来。 织梦好,好织梦
由于军情紧迫,为了尽快赶回总部,决策西进云南、北渡金沙的大计,他被迫告别了昏迷不醒的妻子,握别送行的战友,赶往总部。不久,数万人的红军[HongJun]即在毛泽东[MaoZeDong]的英明指挥下巧渡金沙江,将数十万人的敌军远远地抛在了金沙江以南,彻底粉碎了蒋介石要将红军[HongJun]消灭在云贵高原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