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第一诤臣魏征竟说自己不想做忠臣
本文摘自《历史中国:唐原来是这样》,作者 王觉仁,现代出版社出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在中国历史上,有资格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皇帝[HuangDi]肯定不多,就算能找出几个,大半也都有争议。如果一定要找一个[YiGe]共识最多、争议最少的,那恐怕就非唐太宗李世民[LiShiMin]莫属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但是,即便李世民[LiShiMin]能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也并不表明他就是完美无瑕的。 本文来自织梦
无论李世民[LiShiMin]如何天赋异禀、才智过人,他身上也难免会有一些人性的弱点。 本文来自织梦
换句话说,李世民[LiShiMin]之所以[SuoYi]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杰出政治家,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弱点,而是在于他有一个[YiGe]办法对治自己身上的弱点。 织梦好,好织梦
这个办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两个字——纳谏。
内容来自dedecms
“纳谏”这种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人都是爱面子的,没有谁喜欢被人批评。就算是一个[YiGe]普通人,也不愿意整天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更不要说一个[YiGe]至高无上的皇帝[HuangDi]了,通常更听不进任何不和谐音。
dedecms.com
然而,李世民[LiShiMin]偏偏就愿意听。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不但愿意听,而且还对此求之若渴、甘之如饴! 织梦好,好织梦
这并不是说李世民[LiShiMin]天生就是一个[YiGe]受虐狂,而是因为他深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copyright dedecms
鉴于隋朝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李世民[LiShiMin]一直具有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认为,倘若当皇帝[HuangDi]的都像隋炀帝那样“好自矜夸,护短拒谏”,那么结果就是“人臣钳口”,最终必然“恶积祸盈,灭亡斯及”。所以[SuoYi]早在贞观[ZhenGuan]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LiShiMin]就一再对大臣们强调:“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贞观[ZhenGuan]政要》卷二)在李世民[LiShiMin]的极力倡导和鼓励下,贞观[ZhenGuan]群臣谏诤成风,人人勇于进言。而其中对李世民[LiShiMin]影响最大、对贞观[ZhenGuan]善政贡献最多、在历史上享有“第一诤臣”之美誉的人,无疑就是魏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魏征曾经有过一个[YiGe]奇怪的言论。 织梦好,好织梦
他说他不想当忠臣。 dedecms.com
不想当忠臣,难道还想当奸臣?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不。魏征说,他想当一个[YiGe]“良臣”。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贞观[ZhenGuan]元年(公元627年),当魏征在朝堂上公然说出这番话的时候[ShiHou],李世民[LiShiMin]大为诧异:“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吗?”
魏征说:“所谓‘良臣’,应该像稷、契、皋陶那样,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所谓‘忠臣’,只能像龙逄、比干那样,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区别大了!”
dedecms.com
李世民[LiShiMin]恍然大悟,“深纳其言”,当即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魏征的这番言论乍一听很有颠覆性,其实只是说明了这样一个[YiGe]道理——当臣子的固然要对君主尽忠,但这种忠却不应该是“愚忠”,而是“巧忠”。也就是说,进谏并不是以一味蛮干、面折廷争为美,而是要讲究力度、角度、限度,以君王乐于接受为前提,以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切实可行为美。 内容来自dedecms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说:“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魏征的进谏有时候[ShiHou]就颇能体现出这种中道的智慧。
比如贞观[ZhenGuan]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LiShiMin]曾经用一种颇为自得的口吻对大臣们说:“人们都说天子至尊无上,所以[SuoYi]无所忌惮,可朕就不是这样子。朕总是上畏皇天之监临,下畏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人望。”
李世民[LiShiMin]所说的固然是实情,可像他这样自己说自己的好,未免就有点“矜夸”的味道,而且潜意识里也是希望博得群臣的赞美。
织梦好,好织梦
这个时候[ShiHou],魏征发话了。他说:“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BiXia]慎终如始,则善矣。”(《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魏征这话听上去像是在赞美,实际上却是在针砭。
内容来自dedecms
因为它强调的是“慎终如始”这四个字。这就等于是说——陛下[BiXia]能这样子当然好,但是最好能够保持下去。假如不能持之以恒,现在高兴未免太早。
李世民[LiShiMin]是个聪明人,当然不会听不出这层弦外之音。
织梦好,好织梦
这样的进谏可谓寓贬于褒,既挠到了皇帝[HuangDi]的痒处,又点到了皇帝[HuangDi]的痛处,实在是含蓄而巧妙。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类似的对话在贞观[ZhenGuan]五年(公元631年)还有一次。当时国内安定、天下丰稔、东突厥又彻底平定,整个大唐帝国一片欣欣向荣,李世民[LiShiMin]又对侍臣说:“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织梦好,好织梦
这一次,李世民[LiShiMin]的话就说得比较全面了,他一方面为自己取得了“自古所希”的历史功绩而自豪,但另一方面也表示了戒慎恐惧之心。 织梦好,好织梦
所以[SuoYi],魏征就说:“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BiXia]居安思危耳。”(《资治通鉴》卷一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