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火眼金睛彭德怀:识别“毛泽东叛变投敌”--中国年鉴网
本文摘自《毛泽东[MaoZeDong]与彭德怀[PengDeHuai]》张树德 中国青年出版社
在红军[HongJun]时期,特别是早期,毛泽东[MaoZeDong]还不是党的主要领导人。那时在红军[HongJun]中人们常将“毛、朱、彭、黄(公略)”并称,因而彭德怀[PengDeHuai]称毛泽东[MaoZeDong]为兄长,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那时彭德怀[PengDeHuai]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对毛泽东[MaoZeDong]的信任,正确地处理了关系红军[HongJun]团结与分裂的大事,这就是所谓“毛泽东[MaoZeDong]叛变投敌”的一封信。
红军[HongJun]第一次反“围剿”是空前的大战,毛泽东[MaoZeDong]为其所制定的方针是“放开两手,诱敌深入”,即把敌人引进根据地内来打。应该说这是个深谋远虑、稳当可靠的战略方针。可是江西省[JiangXiSheng]行动委员会(省委)对于上述方针提出异议,说这是右倾机会主义,是退却路线,而不是进攻路线。他们[TaMen]的方针是“打到南昌去”,同总前委的决定是针锋相对的。他们[TaMen]始则对红军[HongJun]进行封锁、欺骗,控制群众,不要群众和红军[HongJun]见面,继而散发传单,发表什么告同志书,写出大字标语:“拥护朱彭黄,打倒×××”,这就不简单是党内路线斗争,而是分裂党、分裂红军[HongJun]了。“大敌当前,如不打破这种危险局面,就不易战胜敌人。”(《彭德怀[PengDeHuai]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163页。)
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个[YiGe]对于毛泽东[MaoZeDong]与彭德怀[PengDeHuai]的关系最为严峻的考验,这一事件对于他们[TaMen]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当时,彭德怀[PengDeHuai]率红三军[SanJun]团渡过赣江后,驻在东固东山坝一带。这时中央苏区正在开展肃清“AB”团的斗争和发生了“富田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