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万历皇帝“课程表”:非遇大寒大暑不辍讲读--国家史册

  

  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初三日,10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即位,改元万历[WanLi],是为万历[WanLi]皇帝[HuangDi]。他的父亲隆庆帝在留给他的遗诏中说:“朕不豫,皇帝[HuangDi]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指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成国公朱希忠)、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德,无事怠荒,保守帝业。”除了国事外,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进学修德”自然成了遗嘱的重要内容。皇家历来重视对皇子的教育,由草莽英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不例外。其实这一年的三月,朱翊钧就已正式“出阁就学”,为将来成为一个称职的君主做准备。

  读书习字 日讲不辍

  皇帝[HuangDi]就学,分为日讲和经筵两种。日讲是学习[XueXi]平常的知识,经筵是为皇帝[HuangDi]讲授经传史鉴特设的讲席;日讲为经常性的学习[XueXi],经筵为不定期的讲座。皇帝[HuangDi]年幼时日讲尤受重视。张居正做过隆庆帝潜邸时的师傅,这一经历是他能在隆庆朝入阁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义无返顾地承担起小皇帝[HuangDi]学习[XueXi]的事务。这一年六月,张居正上书为万历[WanLi]帝初步排定了上朝[ShangChao]与日讲的日程表: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ShangChao],其余的日子做日讲。这就是说,每10天里有3天上朝[ShangChao],其余7天日讲。这种安排充分考虑到万历[WanLi]帝年龄幼小需要学习[XueXi]的实际,将日讲放到了优先于上朝[ShangChao]的地位,得到了太后及朝臣们的一致认可。对每一天日讲的内容,张居正专门上奏了《日讲仪注八条》,对其做了相当细致的规定。据《春明梦余录》卷九记载,这八条是:

  一、每日[MeiRi]讲读《大学[DaXue]》、《尚书》。先读《大学[DaXue]》10遍,次读《尚书》10遍,讲官各随进讲。毕,即退。

  二、讲读毕,皇上[HuangShang]进暖阁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章奏进上御览,臣等退在西厢房伺候。皇上[HuangShang]若有所咨问,乞即召臣等至御前,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庶皇上[HuangShang]睿明日开,国家政务久之自然练熟。

  三、览本后,臣等率领正字官恭侍皇上[HuangShang]进字毕,若皇上[HuangShang]欲再进暖阁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伺候。若皇上[HuangShang]不进暖阁,臣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

  四、近午初时,进讲《通鉴》节要。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皇上[HuangShang]还宫。

  五、每日[MeiRi]各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乞即问臣等,再用俗说讲解,务求明白。

  六、每月三、六、九视朝之日,暂免讲读,仍望皇上[HuangShang]于宫中有暇将讲读过经书从容温习,或看字体法帖,随意写字一幅,不拘多寡,工夫不致间断。

  七、每日[MeiRi]定于日出时请皇上[HuangShang]早膳,毕,出御讲读。午膳毕,还宫。

  八、查得先明事例,非遇大寒、大暑,不辍讲读。本日若遇风雨,传旨暂免。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