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隋炀帝为何成大昏君?只因太聪明 太有作为--中国年鉴网

  

  本文摘自《解放日报》2007年10月13日第07版,作者:张鸣,原题:《历史的坏脾气》

  有为政府的代价

  中国[ZhongGuo]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JiuShi]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到的诸公更有知名度的大个昏君,这个人就是[JiuShi]隋炀帝杨广。

  杨广之聪明多才,恐怕放到中国[ZhongGuo]历史上所有明君行列中也不会逊色。他自己也认为,就算是跟士大夫们比才学,他也应该做皇帝[HuangDi]的。话虽有点浮夸,但此公才学确实有,还在当皇子的时候,就跟士大夫诗赋唱和。从流传下来的诗作来看,多少有点意思,至少不像现在名气很大的清朝乾隆皇帝[HuangDi]的御笔那么俗气。

  《隋书》上说他“好学,善属文,深沉严重,朝野属望”,应当说有点道理。杨广文才不错,武功也有那么点,隋平南陈,他是行军元帅,北却突厥,他还是出征的主帅,没有[MeiYou]功劳也有苦劳,至少没有[MeiYou]给将士们添乱。即使是痛贬他的史家,也不得不承认他“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可是,造化就是[JiuShi]这样弄人,被聪明所误的人,在聪明人中十有八九,隋炀帝杨广就是[JiuShi]一个[YiGe]典型。

  如果不聪明而且多才,恐怕杨广不会有那么多的大手笔[DaShouBi]的动作,后来让唐朝占了那么多年便宜。独享制度之利的制度创制,多半出于这个被后人骂为“炀”的皇帝[HuangDi],特别著名的是科举制度。正是这个制度,让中国[ZhongGuo]的帝制有了世界上最完备和发达的官僚结构,被后世史学家许倬云誉为中国[ZhongGuo]传统文化的三原色之一,让法国著名的史学家布罗代尔惊叹,怎么中国[ZhongGuo]那么原始的帝制,却有了一个[YiGe]现代化的官僚制相伴。当然,调动几百万民工修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以及兴百万大军屡次征伐辽东,也是他的大手笔[DaShouBi]。只是这样的大手笔[DaShouBi],最终让他丢掉了江山社稷。

  历史上没有[MeiYou]哪个皇帝[HuangDi]像他那样,做了如此多的遗惠后世的大动作,却因此身死名裂的。不仅科举制让后来的皇帝[HuangDi]把天下英雄尽数纳入彀中,而且大运河也让后来的王朝尽享漕运之利,然而他得到的只有千古的骂名。毋庸讳言,在当时,这些大手笔[DaShouBi]的施展对于社会生活的破坏是灾难性的。

  中国[ZhongGuo]虽然有着发达的商业,但却从来没有[MeiYou]形成过统一的市场,发展出成型的商业社会,国家[GuoJia]也没有[MeiYou]对应的制度和税收策略;中国[ZhongGuo]也不完全是一个[YiGe]内陆国家[GuoJia],但海洋经济由于受到商业发展的限制,更是进不了国家[GuoJia]战略的视线。所以,历代王朝都只能以小农经济作为立国的基础,而小农经济是经不起国家[GuoJia]大手笔[DaShouBi]动作的。修建东都和大运河,成百万人耽误农时,消耗储备,一已为甚,何况再乎?农业民族,从本质上讲是不宜扩张的,对外战争,最高的限度是防卫性的。

  以秦始皇这样的雄才大略,挟灭六国之势,击走匈奴之后尚且得修长城,可见进攻态势之不可取。百万兵上阵远征,百万人沿途馈粮,幸而战胜,尚且难以预后,何况战败!说到底,中国[ZhongGuo]不是一个[YiGe]商业国度,可以方便地集中资源,也需要靠武力维持商路的畅通;中国[ZhongGuo]也不是一个[YiGe]海洋国家[GuoJia],无视海洋的运输之利,也想不到出海谋取更多的资源。在自己限定的框架里,只能量体裁衣,量入为出,否则就要出大麻烦。

  当然,在史家眼里,这个亡国之君跟他的同类一样,有着雪崩式的道德败坏的经历,矫情做假、荒淫无耻、挥霍无度、任用奸佞,等等。野史小说更是把杨广说得像恶魔一般:弑父杀兄,淫母奸嫂,杀人取乐,甚至还近乎色情地描写他坐着羊车在众多宫姬住处之间游走,为了能得到他的临幸,宫姬们竞相在门口堆满羊爱吃的食物。尽管后者荒诞得有点像后现代先锋派小说,但实际上两者都是暗示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就在于隋炀帝的品质和道德的败坏。事实上,隋炀帝的奢费并没有[MeiYou]耗尽国家[GuoJia]的储备,而使隋朝从仓储之粮满赢,到饿殍满眼的转换,恰是因为他动机看起来还不算坏的大手笔[DaShouBi]。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格言,言外之意就是[JiuShi]不能乱折腾、大折腾,老是翻锅。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