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朝鲜境内的志愿军烈士陵园:毛岸英葬于桧仓--中国年鉴

  

  朝鲜境内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

  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

  位于朝鲜桧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是朝鲜几十个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它位于平壤以东约100公里的山区,坐落在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一个150米高的山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司令部曾驻扎在这里。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所在地原本是志愿军[ZhiYuanJun]的简易墓地。1954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一年后,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开始兴建,1957年建成,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

  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依山而建。园内有按照中国民族传统风格修建的纪念亭、牌楼等。陵园正中央是雄伟的志愿军[ZhiYuanJun]铜像,铜像昂首屹立在高大的基座上。铜像基座的四面均有题词。大门的牌楼上是郭沫若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

  陵园四周群山起伏,苍松翠柏环绕,山下溪水潺潺。陵园由下至上分三层景观,每一层均以塑像、碑文、浮雕、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的英勇形象。

  陵园大门上用中朝两国文字书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大门至陵园第一层有240级台阶,象征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浴血奋战的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将士。

  在第三层的墓地里,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长眠于此。除3名无名烈士外,每一个坟冢前都立有石碑,所有墓旁都种有一株当年从中国移植的东北黑松。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对于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原则上都安葬在朝鲜。1950年11月24日,志愿军[ZhiYuanJun]司令部被炸,毛泽东之子、志愿军[ZhiYuanJun]总部参谋毛岸英不幸牺牲。有人建议运回国内安葬,彭德怀司令员给周恩来总理发电报提出:“我意即埋在朝北,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周恩来批示:“同意彭的意见。”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问朝鲜时,都要到中国人民志愿军[ZhiYuanJun]烈士陵园[LieShiLingYuan]举行纪念活动。每逢重要纪念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会到此陵园纪念志愿军[ZhiYuanJun]。毛岸英的妻子刘松林曾四次到这里为毛岸英扫墓。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