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毛泽东评点党内干部:周恩来是总理不二人选--中国年鉴

  

  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在性格、能力、工作[GongZuo]方式上,大多特点鲜明,有的还因此获得一些外号或雅号。

  例如,毛泽东[MaoZeDong]年轻时的外号叫“毛奇”,因他主张“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一个奇男子”。周恩来[ZhouEnLai]有“周公”之称,缘于文化界和党外人士,有时连毛泽东[MaoZeDong]也这样称呼。以“公”相称,显尊敬之意,也是周恩来[ZhouEnLai]有凝聚力的表现。朱德则是众所周知的“红军之父”,这大概是外国人的说法,在党内多称“朱老总”,推其德高望重。任弼时的外号是“骆驼”,叶剑英在一篇文章中说得很明白:“他是我们党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叶剑英则被人呼为“参座”,因他长期在军队总参谋部工作[GongZuo],是难得的参谋人才。刘伯承有“当代刘伯温”或“军神”之谓,毕现其军事家风采。徐海东有“徐老虎”或“中国的夏伯阳”之称,喻其作战之勇敢。刘亚楼被说成是“雷公爷”,因其英俊潇洒,性烈如火。谭震林一直被称为“老板”,因他在苏南开辟抗日根据地时,经常穿长衫西裤,化装成绸布店老板穿越日伪封锁线。潘汉年被称为“小开”,因他在上海做地下工作[GongZuo]时,总是风度翩翩,如同小老板,上海人把老板的公子称为“小开”。舒同在长征途中书写标语出名,获“马背书法家”称号。胡乔木长期担任毛泽东[MaoZeDong]的秘书,处理不少文稿,被称为“党内一枝笔”。

  以上这些称谓,缘起不一,或反映才能,或刻画出性格,或标示志向,或彰显业绩,或透露作风,由此使他们成为党史上个性鲜明的“这一个”。

  作为这个[ZheGe]精英群体的核心人物,毛泽东[MaoZeDong]对他们大都有过详略不一的评点,有时候,毛泽东[MaoZeDong]还把自己摆进去,认为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领导人。例如,1949年12月第一次访苏时,他曾对苏联方面的人说,自己谈判不如周恩来[ZhouEnLai],搞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要等周恩来[ZhouEnLai]来了以后再具体谈。1957年11月第二次访苏时,毛泽东[MaoZeDong]又对赫鲁晓夫说:我们有很多同志[TongZhi],可以担当领导责任。第一是刘少奇,这个[ZheGe]人原则性很强,在我们党内很有威信;朱老总年纪大了,但威望很高;邓小平、周恩来[ZhouEnLai]都比我强,什么矛盾都能解决,有缺点勇于当众作自我批评。这些,虽然是在外交场合出于某种需要讲的,却也反映出毛泽东[MaoZeDong]平时对党内其他领导人的特点察识于胸。

  更详细的情况,还可罗列一些。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