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毛泽东寻访长女 福建农妇是“红色公主”--国家史册(4)

  

  托人调查[DiaoCha]女儿[NvEr]下落

  虽风传女儿[NvEr]已不在人间,但贺子珍既不相信也不死心。建国伊始,她多方托人寻找,胞妹贺怡还死在前往江西的寻亲路上。1951年,政务院内务部长谢觉哉率中央慰问团前往闽西慰问老区人民,毛泽东[MaoZeDong]也托其调查[DiaoCha]女儿[NvEr]的下落。

  1953年,毛泽东[MaoZeDong]又特别郑重地向回乡省亲的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交办一件事:“邓老啊,我还有个小女孩放在龙岩[LongYan],你回去后帮我打听一下,看看还在不在?”

  邓子恢表示:“请主席[ZhuXi]放心,我回龙岩[LongYan]后一定调查[DiaoCha]清楚,解铃还须系铃人……”邓子恢携夫人陈兰回到龙岩[LongYan]的第二天,就找来翁清河[QingHe]详加调查[DiaoCha]。这位补鞋匠一口咬定女孩已死。邓子恢怏怏回京,毛泽东[MaoZeDong]听后,十分沉痛,连声说:“可惜啊,真是可惜!”在一次会后,毛泽东[MaoZeDong]递给邓子恢一个装有300元钱的信封,要他代寄给翁清河[QingHe]。

  1963年初夏,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ZhuXi]的康克清指示福建省妇联党组书记任曼君(任弼时堂妹)帮助弄清有关情况。于是,福建省妇联和龙岩[LongYan]地区妇联、龙岩[LongYan]县公安局组成了一个秘密工作组,着手调查[DiaoCha]。

  月花是昔日金花[JinHua]吗

  1964年元旦过后不久,一封署名“杨月花”的群众来信要求龙岩[LongYan]行署副专员吴潮芳帮助调查[DiaoCha]身世。杨月花的信,受到了来龙岩[LongYan]指导工作的福建省省长魏金水的重视。1964年1月17日,在魏金水的主持下,龙岩[LongYan]县委召集杨月花及其养母邱兰仔、舅母郑秋地及翁清河[QingHe]夫妇等有关人员参加座谈会。邱兰仔坦陈杨月花非己亲生(给月花取杨姓,乃因邱兰仔的结发夫君姓杨),是邱应松(杨月花的“伯父”)抱来的红军小孩。翁清河[QingHe]叙述说:1930年五六月间红军离开龙岩[LongYan]前夕,他经邓子恢的介绍收留了毛金花[JinHua]。不久国民党白军来了,他甚为惧怕,就瞒着老婆林大姑把毛金花[JinHua]送给了商会隔壁石壁头翁姑抚养。不久,国民党旅长杨逢年果然亲自审讯了他,问毛泽东[MaoZeDong]孩子[HaiZi]的下落。他怕连累翁姑,就骗说死了。翁姑抱养毛金花[JinHua]时间不长,后来七转手八转手又送给了邱应松。解放后政府调查[DiaoCha]孩子[HaiZi]下落时,也就说“死了”,这样省得多事。翁清河[QingHe]说完,指着杨月花告诉魏金水:“魏省长,杨月花就是当年毛主席[ZhuXi]和贺子珍的女儿[NvEr]毛金花[JinHua]。”

  魏金水见事情已粗粗理出个头绪,和气地对翁、邱两家说:“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我请你们两家吃个饭,大家当面把情况再作些补充。”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