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朝战六次战役为何取消:大水导致后勤不通--国家年鉴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彭德怀元帅侄女彭钢少将、军事博物馆姜廷玉研究员做客,与网友在线交流。姜廷玉在访谈中指出,中央曾决定积极准备[ZhunBei]抗美援朝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暂不发动,最终综合各种情况后取消。

  姜廷玉指出,第五次战役[ZhanYi]后,彭老总准备[ZhunBei]打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志愿军各个部队都做了准备[ZhunBei],包括练兵与后勤补给。为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就准备[ZhunBei]了一个月的粮食和弹药。同时,后勤司令部也在这时成立,还成立了一些游击支队,准备[ZhunBei]深入敌后。1951年的8月17日,彭德怀发布了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预备作战命令,志愿军政治部也发布了政治动员令,发电报给毛主席和党中央。

  姜廷玉谈到,毛主席看到电报后,委托周恩来和聂荣臻等人对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敌我情况、谈判的进展情况及后勤补给情况,决定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要加紧准备[ZhunBei],但是暂不发动,并给彭老总发了电报。原因在于,一是正在进行谈判,敌人在谈判期间不太可能进攻我军。二是,原计划空军出动配合六次战役[ZhanYi],但朝鲜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机场,空军无法配合。另外,8月份朝鲜发大水,桥梁道路遭到严重冲毁,后勤保障存在问题,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都不适宜发动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同时,作战应和谈判相配合,9月份谈判可能达成妥协,如果达不成妥协再作战。

  姜廷玉说,在分析以上几个原因后,中央军委在电报当中就提出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准备[ZhunBei]而不发动。彭老总接到电报以后,同意中央的意见,积极准备[ZhunBei],暂不发动。在这种情况下,谈判进展情况顺利,另外配合了一些歼灭战,就没有再发动大的战役[ZhanYi],第六[DiLiu]次战役[ZhanYi]事实上就取消了。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