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湖北3000抗战将士遗骨揭秘:师长买地作公墓--国家史册(3)

  

  残碑铭刻“不成功,便成仁”

  本报宜昌讯(特派记者[JiZhe]罗京 瞿凌云)昨日南边[NanBian]村村民[CunMin]易生钱说,当时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DiSi]师野战医院[YiYuan]就设在他奶奶家。父亲[FuQin]易顺沧是当时村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和预备第四[DiSi]师的官兵交往较多,对该师情况较了解。“小时候,爸爸总是给我讲这段历史。”易生钱回忆说,父亲[FuQin]介绍过,有一位名叫郭德章的督战官,是浙江奉化人,当时受国民党第6战区委派,在南边[NanBian]村督战,后来病死安葬在京鱼坪。郭德章也是长眠于此的唯一一位将官。易生钱说,他爸爸也讲过,有2个中校也埋葬在京鱼坪,其中一个[YiGe]叫卿国权。

  73岁的村民[CunMin]秦德标出生于南边[NanBian]村,回忆起小时候5、6岁时的经历,老人记忆犹新。“1942年,时任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DiSi]师师长傅正模在南边[NanBian]村买下30亩地用作阵亡将士公墓,并在旁边建了一所野战医院[YiYuan]。”秦德标说,“将士在战斗中受伤后都被送到这里治疗,由于医疗条件简陋,不少人都不治身亡并葬于公墓,埋在这里的除了阵亡将士,还有许多死亡的当地支援前线、运送生活物资和武器弹药的民夫。”

  在山坡上有一块残碑,是傅正模师长为阵亡战友所立,上面所刻的“不成功,便成仁”几个字依稀可见。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