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中国记忆 >

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虚假报道--中国年鉴网(2)

  

  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项羽[XiangYu]身在楚军垓下大营,虽说“兵少”,但也只是相对汉军[HanJun]的重兵而言。《史记?高祖本纪》中说垓下之战时“项羽[XiangYu]之卒可十万”,虽然经过此前与汉军[HanJun]的拼死搏杀会有所损失,但到被围时为止,汉军[HanJun]还没有[MeiYou]对楚军构成歼灭性打击,因此守卫在垓下大营的楚军至少还有数万,否则汉军[HanJun]也不用唱什么楚歌了,直接大军一拥而上灭了项羽[XiangYu]即可。而且后来知道项羽[XiangYu]率800骑出逃后,汉军[HanJun]只派了5000骑去追,若不是垓下大营中还有大量楚军英勇奋战,刘邦是不会如此不把项羽[XiangYu]放在心上,让五六十万大军在营中睡大觉的。

  然而,到了场景三和场景四,项羽[XiangYu]“直夜溃围南出”时,身边却只带了“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那么其他在垓下大营的几万楚军到哪里去了呢?只有一个解释——他们被项羽[XiangYu]抛弃了。就在司马迁[SiMaQian]浓墨重彩、绘声绘色的描绘项羽[XiangYu]和他那几百亲信如何在汉军[HanJun]重围之中杀入杀出,“斩将刈旗”,“汉军[HanJun]皆披靡……人马俱惊”的时候,对于这几万楚军被统帅遗弃后的遭遇,却耐人寻味的缄口不语,只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整场垓下战役中,汉军[HanJun]“斩首八万”。考虑到楚军一共也就是10万人,可以说基本上全军覆没,除了个别侥幸逃走和数千至万余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洒疆场了。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MeiYou]极高的战斗意志,在主帅弃军而逃、被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己的优势敌人围攻的情况下,败军一方是很少有如此之高的死亡比例的。因为远在死这么多人之前,部队就会崩溃、投降,成为战俘。垓下一战中,10万楚军竟然死了8万,而又没有[MeiYou]任何刘邦杀俘的记载(刘邦一直把坑杀秦俘 20万作为项羽[XiangYu]的一大罪状,以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因而自己自然是不能擅杀俘虏的),足见楚军战斗之英勇顽强。

  与英勇的楚军官兵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表现得如此怯懦的项羽[XiangYu]。要知道,在垓下大营中的项羽[XiangYu]还远没有[MeiYou]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手下还有数万精锐之师,江东还有广阔的天地,汉军[HanJun]的围困看起来也不太严密(否则不会直到天亮才发现项羽[XiangYu]突围),他是完全可以率军突围,再谋求卷土重来的。曾经一度英勇无敌的项羽[XiangYu]为什么在垓下表现如此不堪,史料中没有[MeiYou]明确记载。但我们[WoMen]可以合理的推测,项羽[XiangYu]一生纵横疆场、所向无敌,虽然楚军在其他战场上吃了许多败仗,但项羽[XiangYu]自己统帅的部队还从未大败过,因此他也从来没有[MeiYou]过经受挫败的经验。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败被围,这对他肯定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与虞姬离别的刺激,当众“大惊”和“泣”的项羽[XiangYu]很可能已经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否则作为一军主帅,他是绝不应当当众有这样的行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绝望的内心世界。一向偏爱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终于完全丧失了理智和勇气,做出了弃军而逃的决定。而项羽[XiangYu]最终“不肯过江东”的决定,反映出项羽[XiangYu]开始为自己的卑劣行为感到悔恨,他所说的无颜以对江东父老的话,其实很可能就是针对自己弃军而逃的这一行径而言。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