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梅兰芳与卓别林的跨国友情--中国年鉴(2)
宴会上,梅兰芳关切地问卓别林[ZhuoBieLin]喜欢看什么,卓别林[ZhuoBieLin]兴致勃勃地提出想要看中国的国粹——京剧。梅兰芳回答说,很不巧,自己当晚没有演出,但可以带他去观赏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的表演,卓别林[ZhuoBieLin]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
晚上6点半,卓别林[ZhuoBieLin]在下榻的华懋饭店接受记者采访后,在梅兰芳的陪同下先去“大世界”了解上海市民阶层看戏、娱乐的真实状况,然后到隔壁的共舞台观看了上海当时十分流行的京剧连台本戏《火烧红莲寺》。这时,《火烧红莲寺》已经开演,正演到其中最精彩的一场“十四变”,戏中有文有武、有唱有做,卓别林[ZhuoBieLin]看了连连鼓掌,尤其是对变幻无穷的舞台背景和两人热闹的武戏斗剑一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赞誉为这是“东方仅有艺术”。
从共舞台出来后,梅兰芳又马不停蹄地带卓别林[ZhuoBieLin]来到新光大戏院观看马连良、小翠花、叶盛兰、刘连荣等上演的全本《双娇奇缘》。卓别林[ZhuoBieLin]进场时,正赶上《法门寺》中表现生、旦、净、丑各展所长的“行路”一场。梅兰芳告诉卓别林[ZhuoBieLin],中国人看戏曲,极少拍手,而是喝彩,因此看到精彩处,卓别林[ZhuoBieLin]也跟随着观众一起,时时忍不住地叫“好”。而看戏前,梅兰芳已向卓别林[ZhuoBieLin]讲解了全剧的情节、每个角色的各自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尤其是着重介绍了其中的丑角贾桂。那天,演贾桂的名丑马富禄以清脆嘹亮的嗓子、滑稽夸张的表情,将一个奴颜婢膝、阿谀谄媚的太监刻画得细致入微,引起了卓别林[ZhuoBieLin]的极大兴趣。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一舞台形象,认为马富禄演活了人物的性格,非常成功。卓别林[ZhuoBieLin]又仔细询问了京剧中不同的曲调板式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梅兰芳一一作了介绍。卓别林[ZhuoBieLin]说:“中西音乐歌唱,虽然各有风格,但我始终相信,把各种情绪表现出来的那种力量却是一样的。”
3月10日上午9时,卓别林[ZhuoBieLin]一行带着对上海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返回“柯立芝总统号”,兼程香港,继续他的蜜月旅行。卓别林[ZhuoBieLin]在上海只停留了短短一天多时间,梅兰芳几乎全程相陪。也仅仅是这一天多时间,中国永远留在了卓别林[ZhuoBieLin]的记忆中。1946年,卓别林[ZhuoBieLin]还记忆犹新地向中国电影演员黎莉莉回忆起10年前到上海看京剧,在舞台上与马连良一起跟观众见面的情形。此后,梅兰芳与卓别林[ZhuoBieLin]虽然没有机会再见面,但两人一直彼此牵挂,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1941年春,《大独裁者》将到香港上映,“皇后”、“娱乐”、“利舞台”三家影院竞相争夺首映权。由于三年前梅兰芳曾在“利舞台”演出过,该影院经理就径直去找正寓居香港的梅兰芳想办法。梅兰芳答应致电卓别林[ZhuoBieLin]代为征询。卓别林[ZhuoBieLin]迅速复电表示同意,《大独裁者》的首映权终于破例被中国人办的“利舞台”影院所获得,一时在香港引起极大的轰动。
在香港生活期间,梅兰芳经常看卓别林[ZhuoBieLin]的电影以打发难挨的日子,他对卓别林[ZhuoBieLin]敢于在影片中无情讽刺、鞭挞法西斯的胆识极为赞赏,一部《大独裁者》他先后看了6次,仍意犹未尽。他甚至逢友便问:“你看过《大独裁者》没有?快去看看!”还催促两个儿子葆琛和绍武也去看,并耐心地为他们分析场景,帮助他们了解影片中深刻的政治含义。
梅兰芳在表演之余喜欢收藏火柴盒。他的藏品中有这样一只火柴盒:画面上是卓别林[ZhuoBieLin]扮演的大独裁者希特勒在玩弄地球仪,里面的火柴都制成炸弹形状,磷面正好连到希特勒的屁股,给人看了有一种“玩火者必自焚”的联想,整个设计幽默而又寓意深刻。这一由卓别林[ZhuoBieLin]亲自设计的火柴盒,是“利舞台”作为《大独裁者》的首映广告而赠送给梅兰芳的。梅兰芳因此对这只火柴盒特别珍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卓别林[ZhuoBieLin]在美国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受到迫害,不得不离开美国。梅兰芳对卓别林[ZhuoBieLin]所遭受的不公平境遇愤愤不平,他深切怀念远在异国的朋友,时时打听他的消息……1954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宴请卓别林[ZhuoBieLin],卓别林[ZhuoBieLin]深情地说:“我在1936年到过中国,到过上海,看过梅兰芳先生的京剧,令我钦佩!还看过马连良先生的戏,真是好极了!”梅兰芳闻讯后非常高兴,他焦急地盼望着与卓别林[ZhuoBieLin]第三次见面畅叙的时刻早日到来。直到50年代末,梅兰芳还对一位海外归来的朋友说:“我尤其盼望卓别林[ZhuoBieLin]先生再到中国来,看看我们的建设,顺便也看一看我新编的《穆桂英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