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每年一版,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副省级市各一位负责同志担任编委,内容采用部类编辑法,分设国家机构、公检法司、经济总类等42个部类,200多个分目。对内全面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对外全方位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

网站首页 > 国家记忆 >

毛泽东赞哪几支部队为朝鲜战场上4根擎天柱--国家年鉴

  

导读:1951年5月下旬,奉毛主席[ZhuXi]电召,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率领,第一批赴朝作战[ZuoZhan]的第38军政委刘西元(军长梁兴初因病住院)、39军军长吴信泉、40军军长温玉成和42军军长吴瑞林返回北京,向中央军委和毛主席[ZhuXi]汇报作战[ZuoZhan]情况。毛主席[ZhuXi]接见他们[TaMen]时,称赞这4个军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4根擎天柱。

织梦好,好织梦

黄草岭又称“德洞关”,位于长白山脉南麓的长津湖地区,是朝鲜[ChaoXian]东北部的军事要冲。黄草岭、赴战岭为狼林山脉的主峰,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大小山峰纵横绵亘,到处是悬崖峭壁,丛林密布,山峦交错,公路由峡谷中蜿蜒通往黄草岭,上面是壁立千仞,下面是万丈深渊,是敌我在东线战场的必争之地。当时,东线之敌李伪政权的首都师、第3师由元山登陆后,于1950年10月16日进占咸兴。美军陆战1师、陆军3师尾随其后。敌人[DiRen]企图攻占黄草岭地区,与西线美军第8集团军进攻朝鲜[ChaoXian]临时首都江界形成钳形攻势。 内容来自dedecms

按照彭德怀司令员西攻东防的作战[ZuoZhan]部署,志愿军第42军124师、126师抢占黄草岭、赴战岭阻击[ZuJi]敌人[DiRen](125师配属38军在西线作战[ZuoZhan])。由于没有飞机掩护,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只能夜间开进,汽车也很少,全凭战士的两条腿跑路,按每夜60至70公里急行军,至少需要6至7夜才能走完400公里,很难在摩托化的敌军之前占领黄草岭。吴瑞林军长当机立断,命令前卫师124师组成先遣队,由副师长肖剑飞率领,各团副团长、师作战[ZuoZhan]科副科长、参谋,携带电台,乘两辆汽车赶赴黄草岭地区,侦察地形,提出防御作战[ZuoZhan]方案,并寻找、联络该地区的朝鲜[ChaoXian]人民军,124师先头团370团随后跟进。

copyright dedecms

10月20日下午,先遣队到达黄草岭地区,肖剑飞副师长找到一位朝鲜[ChaoXian]人民军少将金永焕,他曾在中国东北民主联军的朝鲜[ChaoXian]李红光支队当连长,参加过我国的解放战争。1949年回到朝鲜[ChaoXian] ,加入人民军,时任长津湖地区守备部队司令员。不等肖剑飞询问情况,便立即拉着他坐上一辆苏式军用吉普车,驶进位于一个山沟里的朝鲜[ChaoXian]人民军司令部,会见朝鲜[ChaoXian]人民军副总司令崔庸健次帅。

内容来自dedecms

崔庸健是位老革命,20世纪20年代曾到中国广东参加过彭湃领导的海陆丰起义,后来又到东北参加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斗争。他对肖剑飞说:美军是机械化,运动速度快,可能很快逼近黄草岭地区。我是从东线撤回来的,手下没有主力部队了,只有一个不足2000人的守备旅,7辆坦克[TanKe]、12门野战炮,全部配属你们作战[ZuoZhan]吧。说完,他命令手下仅有的10余辆车,利用两个夜晚把部队运入阵地[ZhenDi]。 内容来自dedecms

深秋午夜,稀疏的星辰闪着寒光,东北风阵阵吹来,山岭上的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刚刚踏上黄草岭前沿烟台峰、草芳岭、龙水洞、水洞几个咽喉阵地[ZhenDi]的战士们没有喘一口气,便开始构筑野战工事,做伪装,刺刀出鞘,子弹上膛,他们[TaMen]匍匐在阵地[ZhenDi]上,警惕地观察着黑糊糊的山谷,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守卫黄草岭发电所后山——796.5高地的是370团2营4连,机枪手朱丕克蹲在机枪掩体里,把他心爱的加拿大造轻机枪架好。几天来的急行军,又挖了大半夜的工事,他又累又困,刚打了一个盹儿,一抹金色的晨曦已照在黄草岭顶峰上了。 本文来自织梦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图网 中国国情网 中国年鉴网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